北京啟動大氣治理專項行動 聚焦"治散煤""凈四氣""降三塵"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蘭旻):為持續推進空氣品質改善,北京市近日啟動了“大氣污染執法年”行動,針對散煤、高排放機動車、城鄉結合部等重點防治領域和區域,“三管齊下”打擊多類環境違法行為,加大環境監管執法力度。在日前召開的北京市環保局新聞通報會上,市環保局表示,將協同工商、質監、城管、交通等部門聯合執法,採取多重舉措,加大處罰力度,打好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
今年是中國新大氣法實施的首年,為貫徹落實這一新法,切實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北京市近日啟動了“大氣污染執法年”行動。北京市環境監察總隊副總隊長趙志威介紹説,此次“大氣污染執法年”行動由北京市大氣辦統一組織、調度,市環保、農委、工商、質監、城管、交通等多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協作,從嚴查處各領域各環節的環境違法行為,形成嚴厲打擊違法排污的高壓態勢,專項行動將聚焦“治散煤”、“凈四氣”、“降三塵”三大重點工作,“‘治散煤’主要是對散煤的生産、運輸、銷售、使用這些環節分別由管理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強化監管,在重點時段和重點部位要開展聯合執法,主要是打擊非法生産、銷售、使用劣質煤;‘凈四氣’一個是燃煤産生的廢氣,第二個是揮發性有機物,我們通常説的voc産生的廢氣,第三個是工業廢氣,第四是機動車尾氣;‘降三塵’主要涉及到工地揚塵、露天燒烤和露天焚燒這幾塊。”
北京市PM2.5源解析表明,本地污染貢獻中,燃煤佔比22.4%,僅次於機動車,位居第二。儘管近年來北京市清潔能源改造逐年推進,但在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仍有300萬-400萬噸“散煤”,約佔生活、採暖用煤的一半比重,其中不乏劣質煤。北京市環境監察總隊調研員邢志紅表示,在此次行動中,“治散煤”要做好産業鏈的監管,聯合執法非常關鍵,“大氣執法年對散煤治理是一個整體的治理,從生産、加工、使用一個整體的鏈條,涉及到環保、質監、工商、城管、農委多個部門,各部門按照自己的職責在幹好單個工作的同時主要還得靠聯合執法來發揮綜合執法的效果。”
針對北京市污染排放固定源行業分散、種類繁多等特點,專項執法行動也做出相應部署。北京市環境監察總隊副調研員穆亮稱,今年對污染排放固定源的執法將採取更具針對性的措施,“我們針對固定源排放特點和季節排放情況開展了每個月針對一個行業進行檢查,重點針對汽修、傢具、印刷、餐飲、幹洗、涂裝和汽車製造,以及燃煤排放等污染進行檢查。模式是每個月一個標準宣傳片、一個動員培訓會、一個月的自查自改以及一個月的全面檢查,曝光一批典型的問題單位。”
除了散煤和污染固定源,以機動車為主的移動源也是大氣污染治理的難點。北京市機動車排放管理中心副主任厲凜楠表示,大型客車、貨車及使用頻率較高的計程車將是今年執法行動的重點對象,“重點呢我們今年工作結合北京市空氣品質的情況,結合燃料燃燒的排放情況,我們分為柴油和汽油兩大類,柴油這塊跟北京市的空氣品質關係比較大,因為柴油車會排放出顆粒物,所以説這個是重點。柴油車我們主要牽扯到大型的貨車、大客車,再有就是施工機械。汽油這塊主要對使用量、使用比較頻繁的計程車加強監管。”
據了解,“大氣污染執法年”檢查整治工作將一直持續到今年11月30日,期間各區相關部門將對環境違法主體採取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産停産、行政拘留、關停取締等措施。穆亮稱,今年的執法行動將體現出兩方面新變化,“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嚴格按照新大氣法進行處罰以及進行處理,比如像超標排放,原來是1到10萬的處罰,新大氣法是10到100萬的處罰,處罰力度大幅提高;第二我們要加強錯峰檢查的頻次和力度,針對企業“躲貓貓”的違法行為,加大檢查力度包括夜間檢查、休息日檢查以及晨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