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罹癌女生眾籌善款被公眾號卷走 騙子:你活該被騙

2016-03-29 10:09:51|來源:廣州日報|編輯:王濤

“慈善”公眾號卷走救命錢

  明明有幾十位同學往自稱“白血病公益救助會”發佈的二維碼打了款,綺雯卻發現賬戶上只收到了8個人共計50元的款項,在同學的提醒下,綺雯才發現被騙了。廣州日報記者莫偉濃攝

  原標題:“慈善”公眾號卷走救命錢

  18歲罹癌女生眾籌被騙後哭訴:為何利用我的病痛來斂財?

  “我很絕望!他們為什麼要利用別人的病痛來斂財?”高三女孩黃綺雯在今年1月中旬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命懸一線。為減輕家庭的負擔,她悄悄向一個慈善公眾號求助,不但眾籌不成,所得的善款也被該公眾號卷走。

  慈善法出臺後,個人網上募款求助成為熱點。網絡眾籌公司輕鬆籌副總裁于亮稱, “一邊是人們籌募救命錢的迫切需求,另一邊是層出不窮的網絡騙案,我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專家提醒,網上眾籌陷阱多,求助須謹慎。

  文/廣州日報記者譚秋明

  黃綺雯今年18歲,在6月將參加高考,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她卻在今年1月14日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醫生對其母黃衛堅稱:“如果不進行化療,她只剩下一個月的生命。”

  對於白血病患者而言,化療僅僅是權宜之計,關鍵問題是找到合適的骨髓,儘快完成移植手術。不幸中的萬幸,爸爸溫先生與她骨髓匹配度達80%,但隨之而來高額的醫療費用也讓這個普通家庭陷入了困境,初步預計,綺雯起碼需要60萬元醫療費。

  黃衛堅自稱先天單腎,長時間勞動易疲勞,因而沒有參加社會工作,只在家中照料子女生活起居,一家的經濟來源全靠其丈夫溫先生在私企做電工支撐。為了治療女兒的病,全家人傾盡所有積蓄,並在親朋好友的愛心救助下,籌得近8萬元,現已完全投入前兩期化療和昂貴的醫藥費中。

  面對舉步維艱的困境,黃綺雯偷偷瞞著家人,關注了一個自稱是“白血病公益救助會”的微信公眾號。殊不知,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對罹患白血病的她,造成強烈心理衝擊。

  與該公眾號客服獲取聯繫後,對方要求黃綺雯提供白血病報告結果、身份證照片、病床照等個人信息,並讓她發送自己微信支付的二維碼,方便捐款人匯款。同時,該“救助會”還組建了一個微信群,讓黃綺雯將親朋好友拉進去。

  “一下午的時間就有幾十位同學往救助會發出的二維碼打了款。”綺雯抹著眼淚説,當時她正處於化療後的昏睡狀態,醒來時意外發現賬戶上只收到了8個人共計50元的款項。有同學善意提醒她,通過那個二維碼付款,顯示的收款人信息與她不符。

  為此綺雯與該公眾號負責人對質,“救助會”負責人無言以對,竟撂下一句狠話:“以後不要再找公益組織救你了,你這樣沒有人會幫你的。”

  隨後該負責人退出為綺雯建立的求助群,並把她拉黑。幾乎同時,一個自稱是“白血病公益救助會”工作人員名為李芳的人,專門給黃綺雯發送了一條令她心寒的信息:“你活該被騙!”

  記者深入採訪了解到,“白血病公益救助會”利用了虛假地址進行工商登記。廣州志願者協會也查證,該“公益機構”根本為空殼,多筆善款流入無良空殼公司口袋,不知去向。

  “輕鬆籌”稱合法但慨嘆:“設了防還是防不勝防”

  黃綺雯的遭遇令人扼腕。事件恰好發生在《慈善法》出臺前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議論。

  “《慈善法》出臺,將網上眾籌的行為推上了風口浪尖。根據新法,個人在網上因疾病、困難等原因發起眾籌是不合法的,但是我們輕鬆籌只是個人求助的平臺,和個人網上眾籌有著本質差別。”網絡眾籌公司輕鬆籌副總裁于亮稱,該平臺的性質已獲國家民政部認可,定性為個人求助平臺。

  “一邊是人們籌募救命錢的迫切需求,另一邊是層出不窮的網絡騙案,我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于亮坦承,為了確保平臺的公信力,該平臺不斷通過技術改革來提高募捐活動的透明度,最近推出了實名舉報機制,歡迎民眾舉報有問題的求助個案,如確定舉報情況屬實,將通過凍結資金等方式來處置。他表示:“有時設了防,還是防不勝防。”

  于亮列舉近日處置的一些案例。如一名車禍患者,情況危殆,已經進入ICU救治,急需大筆救命錢。在“輕鬆籌”發出求助之後,立即收到了不少善款,但很快有人舉報稱其存在酒後駕駛情節,在求助時刻意隱瞞。“我們馬上與當地交警聯繫,發現他確實存在這問題。”于亮稱,當即在網絡平臺上對舉報進行了説明,並要求求助人親自説明情況,聲明捐款人可取回捐款。

  于亮特別指出,黃綺雯被騙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善款經過了“週轉”而不是直接打入到受助人的賬戶或者醫院賬戶,求助人對於這種轉款方式要特別警惕。

  據悉,與輕鬆籌相類似的個人求助平臺通常會將善款打入到求助人及其直系親屬賬戶,“更直接的做法是將善款直接打進醫院的賬戶,這也是大多數捐助人最樂意接受的方式。”

  此外,于亮指出:“我們一直建議求助人注意曬賬,公開透明的醫療賬目才能獲得更多的幫助和支持。”他説很多求助人還未能自覺做到這一點,該平臺將繼續倡導和推進。他還提醒,在公眾號氾濫的深海中,人們應當提高對信息的甄別力,權威公眾號會以“加V”認證,尤其是非營利性組織基金會,必須具有國家認證的資質才能運營。“與陌生人打交道時,不要輕易透露個人信息,社會騙術太多,騙子往往打著幌子乘虛而入,一不謹慎很容易入坑。”他説。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