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G7外長會議文件是否再涉南海引關注 中國可不予理睬

2016-04-11 15:22:2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瑞芳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黎萌 渠鴻儒 徐藝源)正在日本廣島舉行的七國集團(G7)外長會今天(11日)將要發表的文件包括《廣島宣言》和一份主席聲明,前者是為表明推進核裁軍與核不擴散決心而作,而“主席聲明”的內容被認為極有可能再次涉及南海問題。

  一年前在德國的呂貝克,G7外長會議首度就海洋安全問題發表聲明,聲稱將繼續觀察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的情況,繼續關注任何單方面的行動,如改變現狀和增加緊張局勢的大規模填海造地行動。

  共同社的報道説,各方昨天(10日)已就南海問題展開過討論,並認為“考慮到推進南海軍事基地化的中國,會議準備擺出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姿態,同時尋求依據國際法和平解決糾紛。”

  報道還説,作為會議主席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10日已經與參會的英國外長哈蒙德、意大利外長真蒂洛尼分別舉行了會談。“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遲到會議,于10日傍晚抵達日本。下午的會議日程由該國外交部幹部代為出席。”11日岸田文雄還將與美國國務卿克裏舉行會談。

  美國為遏制中國,對與日本一起推進會議文件再涉南海問題非常積極。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克·托納上週五在華盛頓對媒體表示,美國應該抓住這次機會,與亞洲的關鍵合作夥伴探討南海問題:“南中國海問題非常重要,它對於當地是否穩定有著重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希望這次G7會議上可以討論這個問題。”

  據《日本時報》4月11日報道,克裏與岸田文雄此次的會談共涉及了3個方面,即雙邊安全合作關係,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以及部分國際問題,但具體包括了哪些國際問題日方官員並未透露。

  分析認為,儘管廣島G7外長會議再次就南海問題發聲的可能性很大,但首先,這絲毫不會動搖中國在維護南海島礁主權上的立場。4月8日,中國外長王毅在北京説,如果有些國家出於政治目的,把一些歷史遺留問題甚至領土和主權爭議的具體問題帶進G7會議,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影響地區局勢穩定,顯然是不可取的。王毅是在與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舉行第二輪中德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後共同會見記者時講這番話的。

  其次,中德的這次戰略對話恰巧選在G7外長會議前在北京舉行耐人尋味。觀察認為,從這一安排中可以看出中德兩國的些許默契。年內,中德第四輪政府磋商將在華舉行,“中國製造2025”同德國“工業4.0”對接有望推進,以拉動中德兩國經濟增長,因此前期營造良好氣氛是必要的。

  施泰因邁爾遲到廣島10日的會議是因為還在中國訪問。而緊接著8日中德外長的北京會面,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9日也到訪了北京並與王毅外長舉行了會談。王毅對哈蒙德説,中方希望英方在南海問題上採取公正、客觀立場,不要選邊站隊,七國集團外長會議不應炒作南海問題。

  分析指出,相比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的訪問,哈蒙德的“突然”到訪同樣值得玩味。一是此前中國外交部並未發佈他要訪華的消息,這已經打破了通常的慣例。二是中英關係隨著習主席去年的單獨訪英正迎來“黃金時代”的開局,卡梅倫首相也計劃年內訪華,英方沒有理由因為一個遠離自己的南海而惹惱中國。

  中方已一再重申,對南沙部分駐守島礁進行的相關建設和設施維護,既是為了完善島礁的相關功能,改善駐守人員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更是為了履行中方在海上搜尋與救助、海洋科研、氣象觀察、環境保護、漁業生産服務等方面承擔的國際責任和義務。有關建設是中方主權範圍內的事情,合情、合理、合法,不影響也不針對任何國家,無可非議。

  當今,南海地區形勢總體穩定,航行自由和貿易暢通沒有受到任何不利影響。因此,不論廣島G7外長會議通過的文件是否再次涉及南海,中國皆可繼續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針行事。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