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120熱線頻遭騷擾呼入 誰在給"生命通道"添堵?
長春120熱線去年被惡意騷擾1.5萬次 誰在給"生命通道"添堵?
分秒必爭守候生命安全的120熱線,卻頻頻遭遇騷擾呼入。長春市120急救中心一天接聽急救專線大概1000來個,近30%非有效求助呼入。騷擾電話不僅擾動著工作人員緊張的神經,也擠佔了生命急救的有限資源。對此,急救中心工作人員呼籲每個公民都應樹立起對急救工作應有的尊重和敬畏,正確利用急救資源,保障“生命通道”的暢通無阻。
“您好!長春急救中心。需要急救嗎?什麼位置?患者多大年齡?家屬請在通鋼大廈前接車,我們儘快。”長春急救中心調度指揮科工作的調度員張彤在聽呼救電話的同時,手指飛快敲打鍵盤,把信息錄入電腦,用時36秒。張彤身旁的班長馬欣立刻通過對講機聯繫附近的120救護車。“是位腦血栓患者。”張彤和馬欣簡單溝通了一下,眼睛趕緊盯著電腦螢幕。
在電腦上看到13號車開始駛向目的地,張彤馬上撥通患者電話,“你好,請家屬帶著呼救電話到通鋼大廈前接車,馬上就去,車上醫生會聯繫您。”至此,用時1分40秒。
在急救專線上,生命的長度按秒計算
“在120急救專線上,生命的長度按秒來計算。”張彤經歷過太多患者生與死的瞬間博弈。
開始等待下一個電話,張彤盯著眼前的三台電腦。三台電腦分別顯示已完成、正在進行的呼救任務和車輛運行情況。每個呼救信息,張彤要跟蹤到搶救任務結束才算完。在張彤看來,120急救專線無疑就是“生命線”,處理好每個呼救電話,有壓力但是很神聖。
在調度指揮中心的大螢幕上,一串紅字清晰可見:珍視生命,分秒必爭,堅守崗位,責任重於泰山。每個調度員抬頭,就能掃視到。“這不僅是個口號,更是我們的工作狀態。”張彤覺得這幾個字把這份工作描述得再確切不過了。
“中心的26名調度員平均年齡30歲,上了歲數腦袋反應就慢了。一刻處理不好,後果可能難以挽回。”調度指揮科科長閆麗影説,每個當班的調度員,注意力都要高度集中,在短時間內進行病情判斷,確定地點和線路,看聽説寫同步進行。
“坐到工作臺前,身外啥事情都顧不上了。”説起家庭,閆麗影心裏過意不去,“家裏人都理解我們守候的是‘生命線’,不敢打擾,更不敢輕易佔用熱線。”
據介紹,長春市主城區人口近400萬,就靠15個急救站,24小時值班的只有13輛救護車。
“對於整個城市來説,急救資源並不寬裕。救護車的使用也是盡可能按照生命危急的程度,由重到輕的順序來安排。”閆麗影介紹説,有時病情輕微的患者遲遲等不來急救車,面對責備,急救中心這邊也很委屈。
近30%電話是諮詢,打錯和騷擾呼入
讓張彤尷尬無奈的是,頻頻而來的騷擾電話戲弄著他緊張的神經。
“這幾個月這個號碼已經有6條呼救記錄了,一條記錄可能意味著幾次通話。”張彤從電腦中檢索出一條“老客戶”的信息,他和同事對這些“老客戶”的號碼早就了然於心。
最近,張彤又被這個電話戲弄了一番。“這位患者電話打進來就要救護車,聲音洪亮,不像是病人,一了解才知道和往常一樣又是醉酒。”張彤花了近5分鐘來安慰和勸解。
過了兩個多小時,張彤又接到這個號碼的呼救。這次電話一頭虛弱的説話聲,讓張彤立刻緊張起來。“擔心是醉酒引起了病症,雖然被這個患者忽悠過,但萬一這次是真的需要急救呢。”張彤迅速派車。
最後,還是被忽悠了,救護車和醫務人員跟著白忙活了1個多小時。“我們把附近急救站的車調過去,如果周邊再有緊急救助情況不就要命了嗎,騷擾電話是在無情戲弄生命。”張彤很氣憤。
“一天接聽急救專線大概1000來個,近30%是諮詢、打錯、騷擾呼入。”閆麗影介紹説。
指揮調度科內的大螢幕實時更新著4月8日的呼救信息,“從數據看,截至15時,共接電話總數400多個,不當使用120專線的電話有177個,其中就包括為數不少的騷擾電話,8車次被忽悠了空跑。”閆麗影指著大螢幕説,騷擾電話讓原本就不太寬裕的急救資源更加緊張。
“除了呼籲,只能是呼籲”
張彤在接聽熱線時,最怕接到不出聲的電話。“這種情況最難辦了,一般視為病情危重,我們調度員要反復溝通,有時候電話被挂掉,還要再打過去,直到確定對方情況後才能放心。”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提高,各界的呼籲,騷擾電話也在減少。”閆麗影介紹説,長春急救中心2014年接聽騷擾電話近3萬次,去年接聽惡意騷擾電話已下降到1.5萬次。
“如今,騷擾電話表現更加集中,易識別。很多是生活上有困難、酒精依賴的人反復用一個電話騷擾訴説。”閆麗影説。
“騷擾電話者,不能被處罰,只能教育,真是沒辦法。看似是調度員多接幾個電話,真是把救護車資源給佔了,就害命了。”長春市中心醫院急救站站長榮磊説。
如今,已經當了10多年急救醫生,榮磊被“忽悠”的經歷也不少。“一看到車禍,‘好心路人’就叫了120,救護車到了現場卻啥也沒找到。做好事也得摸清事故情況,幫著和救護車對接好,別打完電話就走人。這種事太多了。”榮磊抱怨道。
榮磊還發現,現在有人把省錢省事的“小算盤”打到救護車上。家裏有病人住院,東西多,行動不便,計程車不願意拉,把病情説嚴重點,直接叫救護車。“病人有人抬,用品有人幫忙拿,還比租車省錢。120救護車都成搬家公司了。”榮磊説。
“除了呼籲,只能是呼籲了。”榮磊對現狀有些無奈,希望喚起全社會對急救工作的認知,每個公民都應樹立起對急救工作應有的尊重和敬畏,正確利用急救資源,保障“生命通道”的暢通。(記者 祝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