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英媒:中國停止玉米補貼政策 或轉向出口削減庫存

2016-04-15 13:18:06|來源:參考消息網|編輯:顏觀潮

  英媒:中國停止玉米補貼政策 或轉向出口削減庫存

  中國放棄玉米價格支持政策(圖片來源:英國《金融時報》網站)

  原標題:英媒:中國停止玉米補貼政策 或轉向出口削減庫存

  參考消息網4月15日報道 英媒稱,隨著中國政府調整農業支持政策,其國有玉米儲備可能面臨逾100億美元的賬面損失。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15日報道,北京方面上月宣佈,將從今年收穫季開始結束價格支持政策,此舉旨在削減日益增加的玉米庫存。

  報道稱,在14日發佈的一份報告中,美國農業部(USDA)北京農業事務處證實:“中國政府現已放棄了除小麥和大米以外所有大宗商品的價格支持政策。”

  美國農業部的報告稱,中國政府的聲明導致在大連商品交易所(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交易的新玉米價格下跌了10%。

  它表示:“玉米庫存每噸減值600元人民幣將導致逾100億美元的賬面虧損。”報告補充稱,總成本可能更高,因為該數據沒有考慮倉儲成本。

  它表示:“一些玉米庫存可能喪失全部價值,因為它們變質得太厲害,根本賣不出去。”

  報道稱,中國的農業支持政策導致玉米日益過剩,同時廉價進口也導致國産玉米沒有被消費掉。美國農業部表示,龐大的政府庫存以及生産率不斷下降和環境惡化,正迫使中國調整其政策。

  該報告發佈之前,國際農産品貿易機構的掌門人本週紛紛表示,中國可能轉向出口以削減其玉米庫存。

  嘉吉(Cargill)的穀物貿易主管本週早些時候在英國《金融時報》全球大宗商品峰會(FT Commodities Global Summit)上表示,中國有“五成”的可能性出口一部分庫存。

  嘉吉農業供應鏈總裁格特-簡·范登奧凱爾(Gert-Jan van den Akker)表示:“(中國人)不需要通過出口玉米本身,”他補充稱,變質玉米也可以先製成工業澱粉或者乙醇,然後再銷售。

  他説:“中國擁有龐大的澱粉工業。”

  報道稱,如果中國向海外銷售其接受補貼的玉米,將違反世貿組織(WTO)規則。

  然而,另一位農業貿易商表示,中國可以等到今年收穫之後再出口玉米,今年收穫的玉米價格將不會受到政府的支持。

  報道稱,外界認為中國的穀物儲備中有大約1億噸的玉米。上次中國大量出口是在2006-2007作物年度,當時它銷售了逾500萬噸。

  美國農業部北京農業事務處預計中國整體玉米種植面積下降3%,不過該部門補充稱,玉米種植季已經開始。

  農業部接著説道:“中國東北的消息人士稱,大多數農民已經做出了種植決定,不可能因為臨時收儲項目取消而輕易改變計劃。”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