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中國夢實踐者】非遺傳承人甘而可的“漆”彩人生

2016-04-22 11:00:11|來源:央視網|編輯:王濤

【中國夢實踐者】非遺傳承人甘而可的“漆”彩人生

  原標題:【中國夢實踐者】非遺傳承人甘而可的“漆”彩人生

  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新石器時代起先輩就認識漆的性能並用以制器。徽州早在唐代就以漆器聞名,宋代時徽州細嵌螺甸漆器更是譽滿全國,有著“宋嵌”之稱。徽州盛産漆樹,徽州漆器是利用天然的生漆作主要原料,摻以綠松石、丹砂、珊瑚、青筋藍、硃砂等,經過一系列工藝處理而製成,古稱“菠蘿漆器”,菠蘿漆為徽州漆器技藝最高水準代表。然而,這樣優秀的傳統工藝也面臨著失傳。

  甘而可是安徽黃山人,生於1955年。甘而可懂繪畫、善木工、會雕刻、精設計,漆藝遵循純正的傳統技法。經過近30年的不斷探索、創新和實踐,他使瀕臨失傳的徽州傳統髹漆技藝“菠蘿漆”(又稱犀皮漆)、“漆砂硯”恢復新生,並重新煥發出活力,因此被評為徽州漆器髹飾技藝國家級傳承人。

  甘而可已經把徽州漆器做到了極致,在中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現代人4件作品中,他的“菠蘿漆”圓盒就是其中之一。可他對人總是説:“我是老‘漆’。”《史記》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甘而可説“我不做第一,就做徽州老‘漆’,任何事情是沒有十全十美的,第一就太完美了,完美的事情也是做不到的。”甘而可是這樣説的,可不是這樣做的,他已經把徽州的漆器做到了高峰。

【中國夢實踐者】非遺傳承人甘而可的“漆”彩人生

  甘而可初中畢業後開始學做木工,同時還學習繪畫、雕刻,後來在屯溪圓木社製作木模,10年的木工經歷為他打下了堅實的設計與雕刻基礎。1979年,年僅24歲的甘而可進入了安徽屯溪漆器工藝廠,先是跟隨廠裏的老藝人學雕刻。由於他天資聰慧,悟性高,加上有著較好的美術功底,在雕刻藝術上有很大的進步,第二年,廠裏就送他到上海工藝品六廠學習刻漆工藝。

  自上海學成歸來,甘而可被提為刻漆工藝車間的車間主任,這段時期讓他有機會接觸到當時被譽為“楚漆國手”的屯溪漆器藝術家俞金海。由於他肯鑽石,能吃苦,俞金海的漆器作品大多是由他來雕刻,漸漸地他也掌握了漆器製作的要領。

  1985年,甘而可又被調往屯溪工藝美術所,在這裡他開始接觸脫胎漆器。普通的漆器是以木、皮革、金屬等製成胎,外面再髹飾生漆而成,脫胎漆器則是用泥土、石膏等制胎,髹飾生漆後再把胎體去除,因此脫胎漆器的難度更大,工藝更複雜。在屯溪工藝美術所,甘而可接觸的人多了,眼界也更加開闊,從設計、雕刻、製作到推光,他綜合了漆器製作的各個技藝,也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

  為了更好的傳承徽州漆器工藝,甘而可帶了7名學生,現在他們已經能獨立操作,並靈活運用各種漆藝製作技法,可以協助甘而可製作漆器,但即便如此,一年也只能做十幾二十件,目前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15年以後。雖然也有人勸他趁著市場好,不必親自做了,加工一批投到市場上。但甘而可卻説:“錢雖然好,但心態不能亂,人一浮躁就會反應到作品上。我的東西必須要做到個個是精品,要留得住傳得了。徽州的傳統漆器工藝種類很多,我要靜下心來把它們恢復出來,我要通過我的手讓人們重新看到徽州漆器的光彩。”

【中國夢實踐者】非遺傳承人甘而可的“漆”彩人生

  甘而可始終紮根于中國漆藝傳統,原料與工藝恪守天然大漆製作古法原則。探索以精、雅為風貌的漆藝技術繼續深化發展最大可能性,將中國漆藝領域深層精髓及富有徽漆特色的犀皮漆、推光漆、漆砂硯及精細漆面紋飾的代表推向中國傳承傳統新高度。

  甘而可喜歡將他的人生哲學放到製作漆器的過程中,相互印證,這讓他每日的手工勞作仿佛也多了一份自我禪修的味道。他看中做事做人的“度”,也看中“溫潤如玉”的信條。生活中的甘而可,在身邊人看來,對待工藝的要求極為嚴苛而沒有絲毫放鬆,但他向來舉止溫和,言行有度,不向人發火也很少著急,頗有君子之風——打磨自己的性情,也正像打磨一件心愛的漆器一樣。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