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邁出關鍵一步 仍存多重挑戰
原標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邁出關鍵一步 仍存多重挑戰
中新社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 周銳)《巴黎協定》開放簽署首日,就有175個國家簽署了這一協定,創下國際協定開放首日簽署國家數量最多紀錄。
“創紀錄”的簽約數量顯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邁出了關鍵一步,但正所謂“一分綱領,九分落實”,應對氣候變化要取得決定性進展,還需各國拿出切實行動。
綠色和平全球總幹事JenniferMorgan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很多國家第一時間就簽署了《巴黎協定》,顯示出各方對該協定儘快落實到氣候行動上壓倒性的支持,“各國政府當下需加速採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拯救我們的森林,保護我們的海洋”。
中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也指出,雖然《巴黎協定》高級別簽署儀式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了新的動力,但《巴黎協定》的落實面臨多重挑戰。
首先是規則的細化。《巴黎協定》之所以能夠達成的關鍵,在於其精準地找到了各方均能接受的最佳平衡點,這使得協定只確定了未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框架性安排,而並沒有給出具體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案和相關機制的細節。
其次協定能否轉化成減排行動。目前已有188個國家提交了本國預期減排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但李俊峰表示,一些能力有限的發展中國家提出的減排自主貢獻目標是由其雇傭的國外諮詢機構完成,該目標能否得到嚴格實施存在疑問。
除了協定內容能否轉化為行動,《巴黎協定》本身能否持續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也引發擔憂。
有專家就表示,1998年各國簽署《京都議定書》後,美國政府曾在2011年單方面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在此之後,曾經以《京都議定書》為傲的日本也不顧壓力宣佈退出“議定書”。
這位專家表示,這一段歷史説明,無論在簽署協定時吸引了多少眼球、展現出多大的決心、如果不能切實落實到適應和減排的行動上,一切都沒有意義。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著重強調了“落實”二字。他表示,中國是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人民崇尚言必信、行必果,“我們將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真落實《巴黎協定》,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堅持不懈努力”。
數據也顯示中國正在積極行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研究顯示,中國2015年可再生能源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佔全球總額的三分之一,連續兩年成為可再生能源投資第一大國。
全球碳計劃(GlobalCarbonProject)研究項目最新的研究顯示,中國2014年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量僅增長了1.2%,遠遠低於此前十年6.7%的年均增幅。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22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表示,為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自主貢獻方案(INDC)目標,中國從2016年到2030年將投入30萬億元人民幣。
對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以及推動全球氣候治理的努力,國際機構也給予正面評價。
綠色和平東亞項目副總監李雁表示,中美領導人在3月做出的在今年儘早批准《巴黎協定》的承諾,以及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對協定的簽署,都為協定的儘快生效注入了強心劑,為人類應對氣候變化切實翻開新篇章奠定了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