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切爾諾貝利的故事:30年來,與核輻射比鄰而居

2016-04-26 09:01:57|來源:中新網|編輯:顏觀潮

  切爾諾貝利的故事:30年來,與核輻射比鄰而居

  電離輻射標誌,及鮮紅的禁止進入標誌,為人們勾勒出此地危險,不宜久留的形象

  原標題:切爾諾貝利的故事:30年來,與核輻射比鄰而居

  中新網4月26日電 1986年4月26日淩晨,一聲巨響驚醒了沉睡中的人們,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核泄漏災難,數十人在事故中遇難,6-8萬人因核輻射死亡,13.4萬人遭受各種程度的輻射疾病折磨,方圓30公里地區的民眾被迫疏散。

  在距離核電站最近、受影響最嚴重的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30年之後,核輻射的陰影仍然籠罩著人們的生活。在曾經依靠核電站而繁榮的地區,現在人們與輻射陰影“比鄰而居”,有人在病痛中掙扎,有人接受了命運,也有人,正在為改變而出力。

  【俄羅斯,新濟布科夫,維克多•斯特尤科夫,40歲】

  切爾諾貝利的故事:30年來,與核輻射比鄰而居

  曾經生活在切爾諾貝利的我的兄弟,你們在哪?

  1986年4月最後一個週一下午的3時左右,在距離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約200公里的地方,俄羅斯新濟布科夫突然下起暴雨,正在為五一節日排練的人們四處躲避。傾盆大雨裹挾著強勁的風勢,下了40分鐘。

  維克多•斯特尤科夫當時和父母一起住在茨維亞斯克的老信徒村,離新濟布科夫不遠。30年前,那是個活躍的村莊,有著2個教堂和數以百計的房屋。30年後,這個村子成了一個年輕的森林,村民離開了,被留在原地的家園埋沒在樹林裏。

  切爾諾貝利的故事:30年來,與核輻射比鄰而居

  核事故後,有的人回到了切爾諾貝利方圓30公里以內的“禁區”居住

  現在,該地區最熱鬧的地方是一個古老的墓地,老人們去世後,仍然會在墓地下葬。

  核電站事故發生後,斯特尤科夫和他的家人立即離開了當地,但一段時間後,他們返回了該地區,定居在新濟布科夫。斯特尤科夫的父母,像他們的祖先一樣,被埋葬在了那個墓地裏。而他自己,目前正在接受癌症治療。

  【烏克蘭,切爾諾貝利,瑪利亞•洛茲賓,69歲】

  核事故發生的那一年,瑪利亞•洛茲賓39歲。災難迫使她與成千上萬的人一同背井離鄉。然而6年前,她與家人又返回了曾經的家園,儘管這裡並未完全擺脫輻射風險。

  洛茲賓説,當年她被疏散去的村莊充滿了酒鬼和吸毒者。在那裏,她住的屋子從屋頂到地下室有一個巨大的裂縫,讓她一直擔憂會被墜物砸中。她説,“在那裏生活就像等待死亡”。

  切爾諾貝利的故事:30年來,與核輻射比鄰而居

  切爾諾貝利事故後的大撤離,留下許多斷壁殘垣

  現在,她與自己的兒子和他的家人一同生活在切爾諾貝利,和他們一起住在這裡的還有大約160人。這片土地仍然是一個進出需要經過檢查站的“禁區”,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切爾諾貝利反應堆方圓30公里的“禁區”仍然高度污染,不適合居住。

  洛茲賓在這裡養了雞鴨鵝,種植土豆和番茄,並去附近的樹林裏尋覓蘑菇。“這裡沒有輻射。我什麼都不怕,”她表示,“而當我死亡的時候,也不會因為是輻射。”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