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外交部官員:南海仲裁案是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

2016-05-09 07:07:0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原標題:外交部官員表示 南海仲裁案是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 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

  國際在線消息:菲律賓自2013年1月針對中方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並強推至今。繼去年10月仲裁庭就管轄權作出裁決後,媒體普遍猜測今年6月底前作出實體問題的最終裁決。5月7日至8日,在吉林大學舉行的中國國際法學會2016年學術年會上,“南海仲裁案”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副司長肖建國在接受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侯晨專訪時表示,仲裁案是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中國政府不接受、不參與的立場是正確的。

  3年多來,中國政府在“不接受、不參與”的立場下,堅決捍衛自己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堅持中菲間解決有關爭議應通過直接談判的正確途徑,堅持維護《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的尊嚴和權威,鮮明反對菲律賓強推仲裁和熱衷炒作的一切行徑,鮮明反對所謂的仲裁庭罔顧管轄權缺失而強行推動仲裁進程的一切做法,鮮明反對任何國家為菲律賓和仲裁庭站臺背書的言行。外交部邊海司副司長肖建國認為,中國的立場可以歸納為“四不”:“就是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我覺得我們國家政府這個立場是不會改變的,而且有充分的法律依據,完全是為了捍衛我們國家的領土主權,捍衛國家主權平等的原則,也是捍衛海洋法公約的完整性、權威性。”

  肖建國指出,中方之所以採取“四不”立場是因為,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違反國際法,是惡意適用和濫用《公約》的強制爭端解決程式,而應菲律賓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本身也缺乏合法性和公正性。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仲裁恰恰是捍衛國際法治的正義之舉。

  近來有很多輿論猜測,仲裁庭做出的最終裁決可能對中方不利,中國將面臨較大壓力,特別是有媒體擔心,一旦仲裁庭做出不利於中方的裁決,可能會對在南海同樣與中國有領土紛爭的越南做出所謂示範效應。對此,肖建國表示,“對於菲方提起的仲裁,中方已表明瞭堅決反對的立場。我們也堅決反對其它國家跟風提起仲裁,這樣將全面損及中國和這個國家的關係。這是雙方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我們也在努力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我想強調的一點就是,中國和越南在以前一系列的雙邊文件裏,都明確地承諾,雙方要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解決雙方的爭議,如果越方提出這個仲裁的請求,那麼它是違反了中越雙邊有關協議,等於違反了自己信守的承諾,這在國際法上是不能接受的。”

  目前,中國的不接受、不參與立場正在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理解與尊重,已有近20個國家表示明確支持。此外,我們也注意到,國際仲裁結果可能在今年6月底前作出,正值菲律賓大選敏感時期。菲律賓對於南海仲裁案的立場是否會因為候選人的態度不同而改變呢?肖建國認為,“中菲在歷史上曾有著十分友好的關係,只是在阿基諾上臺後採取親美疏中政策而變得疏遠,特別是它2013年提起國際仲裁,使兩國關係跌入波底。我注意到菲幾個總統候選人的有關表態,有的説將繼續推進仲裁,有的説兩國間要尋求談判,但估計短期看,阿基諾的政治遺産會繼續下去,因為提起仲裁已是他們的國策。但長期看,中菲畢竟是鄰居,兩國還是要講友好講合作,許多菲有識之士是這樣看的。”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