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粵語相聲效倣“德雲社”駐點演出 首秀受追捧

2016-05-09 16:58:4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邵鵬

 圖片默認標題

  粵語相聲《電影漫談》,演員:陳堅雄(左) 何志鋒(右)。--攝影金剛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陳惠婷):相聲是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在廣東,由黃俊英等人開創的粵語相聲尤其深受廣府民眾的喜愛。然而,黃俊英已年逾八十,他所在的廣州相聲藝術團經過多年浮沉也已扎入民間,粵語相聲能否再上一個臺階,取得如同北方相聲“德雲社”的輝煌?5月7日,以廣州相聲藝術團為班底的“浄心堂”在彩虹曲苑首秀。團長陳堅雄表示,他們以“德雲社”為榜樣駐點演出,每月第一個週六晚在彩虹曲苑上演一台全新粵語相聲小品晚會,為熱愛本土文化事業的人打造一塊心靈凈土。

  講到“浄心堂”這個名字,陳堅雄提醒記者留意“浄”字的筆劃,它比平時常用的“凈”字多了一點。他説,這是佛教用字,發音跟“凈”一樣,“浄心”有洗滌心靈之意。跟相聲團每年在珠三角等地巡演的晚會不同,陳堅雄和相聲團的一幫80、90後年青人這次下定決心要駐點廣州,逼迫自己月月推陳出新,不僅要把粵語相聲小品發揚光大,還要為熱愛本土文化的民眾提供一個聚會的場所。

  當記者談起北方相聲之首“德雲社”,陳堅雄坦言:“它是我們的目標,也是我們的偶像。‘德雲社’當初也不是一炮走紅,而是經過了艱難歲月熬出來的。那為什麼他們可以熬,我們不可以?”

  德雲社是由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先生於1995年在北京創建的一個相聲藝術團,現有六個演出小隊100名演員,長期在北京、南京、哈爾濱六個劇場定點演出。廣州相聲藝術團致力於珠三角市場耕耘,近年也打造了《笑爺製造》、《笑爺駕到》等多臺粵語相聲小品晚會,受到群眾追捧。儘管如此,在廣州相聲藝術團的大本營廣州要想看一台相聲晚會,反而不是那麼容易。陳堅雄感慨,廣州觀眾只記得我們在電視裏扮演的喜劇角色,卻不記得我們的演員.他説,“始終我們的根在相聲。我們醞釀多時,在廣州駐演就是要讓觀眾記住我們。”

  當晚一個半小時的演出,9位年輕演員輪番上陣,上演了《小偷》、《電影漫談》、《跳橋》、《傻仔福》等6個粵語相聲小品。作品中既有經典“橋段”,比如戲裏不肯死的男主角;也極富時代氣息,比如“微信支付”、“母親節大禮包”等字眼,相當貼近生活;同時,觀眾調查、觀眾助演等環節,增加演員同觀眾的互動。“就算是‘傻仔福’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滑稽角色,在這裡也可以看到他嫺熟的表演和嶄新的故事。”陳堅雄介紹。

  記者留意到,觀眾席上“星光熠熠”。粵語相聲大師黃俊英來了,電視劇《外來媳婦本地郎》的主演來了,廣東省和廣州市電視臺的部分粵語主持人來了,以“唱好廣州”聞名的本土歌手東山少爺來了……

  首秀當晚,黃俊英並未登臺演出顯得格外輕鬆。他接收本台專訪時表示,“與北方相聲有500多個傳統劇目可演不同,粵語相聲底子薄,要靠新節目、新招式、新噱頭才能繼續發展。‘浄心堂’是粵語相聲的第一次嘗試,我們非常相信這幫年輕人,放手讓他們去做。”

  演出有不少年輕觀眾捧場。90後阿K告訴記者,她從小就愛聽黃俊英的相聲,前幾天從電臺得知有演出馬上買票從大學趕來觀看。她滿意地説:”晚會好搞笑!看得出相聲團的誠意,以後會繼續支持他們。“相聲團擁躉陳小姐帶了幾位朋友過來觀賞晚會。她説,”聽説演員們為了排練晚會瘦了幾圈,我由衷佩服。希望他們創作更多適合年輕人口味的作品,吸引更能年輕人前來觀看。”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