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治國理政新實踐·河南篇】科技興農的洛陽實踐:在産業鏈上培育新農民

2016-05-09 11:26:54|來源:洛陽網|編輯:杜軍帥

  時下,在河洛大地的廣袤山鄉,翻滾的麥浪是最好的風景,四溢的果香最能觸動人們的味蕾。

  行走在田間地頭,農業科技的源頭創新、遍及鄉村的農技服務、大量涌現的職業農民,正在改變並重塑著廣袤山鄉的傳統農業生産模式,併為其打上了高效、特色、現代的標簽。

  我們且看一組數據:

  62%——據測算,洛陽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高於全國平均水準6個百分點,以産業發展為導向的農業科研體系加快構建,旱作農業、基因育種、農業物聯網、全程機械化等亮點紛呈。與此同時,涉農企業正在成為創新的主要力量。

  50.74億斤——在“五山四嶺一分川”和人均耕地不足1畝的條件下,去年洛陽糧食總産首次突破50億斤大關,創歷史新高,“洛旱6號”小麥品種刷新全國旱地小麥高産紀錄。

  5萬——洛陽每年完成農民科技培訓超過5萬人次,累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8300余名。以此為支撐,農業産業化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的數量、品質、效益“全線飄紅”。

  農業現代化,有創新就有出路,有人才就有希望。只有這樣,農民才能更體面、農業才更有奔頭。這正是一條被實踐證明了的正確路子。

  創新:增強農業發展“原動力”

  小麥不言,歷經幾多白髮、黑髮;大地不語,飽含多少淚水、汗水。

  一頂草帽,一根竹竿,一包紅繩……午後,天氣正熱,在洛陽農林科學院國家小麥産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的試驗田裏,小麥育種專家高海濤和同事正在為這一季的小麥“選秀”——篩選穗長、飽滿、株壯的單株,逐一用紅繩標記,脫穎而出者可進入下一輪選育。

  “從確定育種目標到雜交變異,再到品係鑒定、優係篩選、區域試驗,直到最終的品種選定,整個育種過程要花上10年左右的時間。”洛陽農林科學院院長張燦軍説,堅守30年,他的團隊先後培育出近20個小麥新品種。享譽黃淮大地的“洛旱6號”和“洛麥23”,就名列其中。

  時間回到2015年6月8日,地點是洛寧縣小界鄉史村垣。在國家小麥産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郭天財見證下,“洛旱6號”萬畝示範方隨機選取地塊進行實打測産。653.9公斤的平均畝産,刷新全國旱地小麥高産紀錄。目前,該品種已成為我國旱地小麥推廣面積較大的品種之一。

  “育種,是一條清苦而又漫長的路。每次看到小麥豐收,喜悅便由衷而發。”張燦軍説,除了科研,洛陽試驗站常年開展新品種展示、高産示範工作,成為推廣新品種的窗口。

  偃師市首陽山鎮義井村種糧大戶張紅便嘗到了新品種推廣的甜頭。她承包的97畝土地位於國家小麥産業技術體系偃師高産示範方。“統一良種,統一技術服務,年年都能穩産高産。”張紅説,從整體長勢看,今年麥子畝産600公斤不成問題。

  洛陽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保糧的關鍵在旱作農業,增效的難點也在旱作農業。

  新品種的選育和推廣,讓糧食生産逐步實現穩産高産,併為農業結構調整騰出更大空間。

  今年,洛陽將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深化結構調整,壓縮旱地玉米種植面積,改種油用牡丹、穀子、林果等經濟作物,並著力構建以農業生産為導向的科研體系。

  目前,華大基因洛陽農業創新中心已全面啟動穀子、牡丹等基因育種研究。未來,基因技術的源頭創新,必將有效激發高效農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