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公交車成兒童守護車"謠言幕後:部分行銷號炒作

2016-05-12 11:05:14|來源:華西都市報|編輯:趙妍

  原標題:"公交車成兒童守護車"謠言幕後:部分行銷號炒作

  "公交車成兒童守護車"謠言幕後:部分行銷號炒作

  成都公交集團10日辟謠後,市民鄧女士11日仍轉發了這個謠言。

  5月9日起,一則孩子和家人走丟後,應第一時間找輛公交車並向司機求助的“溫馨提示”傳遍自媒體平臺,不少家長紛紛轉發。但事情很快發生了反轉,5月10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向公交公司、公安等部門多番核實,此網帖係謠言,是此前“為被拐兒童支招”網絡謠言帖的變種。

  記者調查發現,近一個月來,在網絡自媒體平臺上,“守護失聯兒童”成了熱門詞。藥店、公交車、跆拳道館,紛紛成為“失聯兒童守護站”,關心孩子安全的家長們爭相轉發刷屏。事實上,上述傳言事後均被證實是謠言,各地公安已多次辟謠。

  華西都市報記者發現,除了微信用戶轉發,個別公眾號、行銷號在謠言的傳播上“推波助瀾”。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朋友圈公眾號已達上千萬個,競爭格外殘酷。部分行銷號借一些熱點話題炒作自身,使謠言愈演愈烈。

  律師指出,相關行銷號的借機炒作行為,或已涉嫌造謠。

  傳言

  公交車成兒童守護車?成都公交集團緊急辟謠

  從5月9日開始,微信朋友圈陸續出現一個轉帖:請告訴您的孩子,在外面找不到爸爸媽媽的時候,不要慌亂,去坐任意一輛公交車,告訴司機你找不到家人了,公交司機會聯繫家長……

  該帖稱,從5月1日起,全國公交正式成為中國失聯兒童守護車,只要孩子上了公交車,即便暫時與家長失去聯繫,孩子也不會被拐賣或出現意外。全國的公交車都會是安全守護車,公交駕駛員就是失散兒童守護人。

  網帖還配上了一張公交車圖片。一時間,這條消息很快刷爆朋友圈,部分網友在轉發的同時,還冠上了標題——“為孩子而轉!”“如果你有孩子,務必要轉!”“多一份轉發,少一個被拐兒童!”

  5月10日,成都公交集團緊急發佈辟謠微博,稱上述信息不實,公交集團從未接到這樣的工作要求,請大家不要信謠傳謠。

  發酵 類似謠言層出不窮警方稱不靠譜 應求助民警

  記者調查發現,事實上,朋友圈關於“失聯兒童守護站”的謠言,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撥。先是某房産仲介商曝出其旗下門店將成為全國失聯兒童守護站,隨後朋友圈就像著了魔,書店、跆拳道館、公交車、小吃店甚至美發沙龍,都“不約而同”成了“失聯兒童守護站”,一時間朋友圈被刷屏,令人啼笑皆非。

  上述傳言,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某某成為失聯兒童守護站,只要孩子走失,某某將和家長取得聯繫,以免孩子被拐賣。不過,傳言中的不少當事方,如公交集團和某快遞公司均主動發表聲明,直指其為假消息,希望大家不要信謠傳謠。

  此外,江蘇、重慶兩地公安機關也已公開闢謠,直指上述傳言為謠言,並質疑相關企業有意炒作。

  4月30日,重慶公安網安總隊官微@重慶網警發佈微博説,“眾所週知,小朋友走失後第一時間應該原地不動,等待父母尋找或借手機撥打110,向民警求助。”

  對於朋友圈出現“失聯兒童守護站”系列謠言,四川省公安廳打拐處處長蔣曉玲10日表示,失聯兒童年齡一般較小,讓小孩滿大街去找所謂的門店、公交司機不太現實,還是應當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求助。家長可以從小向孩子灌輸一個觀念:有事找警察叔叔(阿姨)。如身邊沒有警察,也可以找以下四類人群——老年人、孕婦或帶小孩的家長、穿制服的群體(保安、環衛工等)、學生群體求助,幫助報警尋找家人。如無特殊情況,以上四類人群可以信賴。

  分析 個別公眾號參與其中 謠言在朋友圈瘋狂傳播

  華西都市報記者搜索發現,不僅眾多微信用戶轉發了相關謠言,部分行業的公眾號為了行銷自己,也紛紛參與其中。其中,關於全國美發沙龍會所成為失聯兒童守護站的謠言,首發者是一家美發沙龍會所。

  4月30日,該美發沙龍會所公眾號推送稱,“從5月1日起,全國美發沙龍正式成為失聯兒童守護站,告訴您的孩子,全國美發人都是守護人!”後引發廣泛傳播。

  5月6日,某連鎖藥房公眾號也推送文章稱,該藥房開全國保護失聯兒童先河,成為中國失聯兒童守護站。記者注意到,上述公眾號平時的閱讀量幾乎可用“慘淡”來形容,但有了這一“熱門文章”,閱讀量比平時有明顯提升。

  11日,華西都市報私信上述公眾號,希望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但未得到回復。

  家長擔憂

  出發點是好的 但可行性存疑

  “全國公交車成為失聯兒童守護車”已被證實是謠言,但不少人仍在轉發,其中包括市民鄧女士。11日看到朋友轉發此消息後,她不假思索也轉發了。

  鄧女士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最小的孩子還在上幼兒園。“我看到這個消息後,覺得這主意還不錯,有更多的人來參與保護孩子,對娃娃也是好事。”不過,她也有疑問,孩子那麼小,與家人走失後貿然去馬路上找公交車,要是被車撞到咋辦?還有,就算孩子上了公交車,司機要專心開車,誰來照看孩子?要是有個磕磕碰碰受傷,誰又來為此負責?

  不過,鄧女士坦言,她從內心希望這個傳言是真的,至少出發點是好的,只是細節和可行性方面有待商榷。

  業內人士

  跟風造謠炒作 病毒式行銷

  成都一資深微信運營人士分析,“失聯兒童守護站”系列謠言在朋友圈的廣泛傳播,主要原因還是大家對兒童失蹤、拐賣事件非常關注,這個話題本身就很熱門。

  其次,加上一些公眾號、行銷號利用大家對孩子的關注和愛心進行有意炒作,因此,出現了五花八門的類似謠言,在朋友圈呈現病毒式的傳播。

  據她介紹,目前全國微信公眾號數量超過一千萬個,涉及各行各業,競爭激烈。公眾號申請門檻很低,但要做好很難,一旦出現朋友圈瘋傳“兒童守護站”這樣的“良機”,為了炒作自己的知名度,部分行銷號就會選擇跟風造謠炒作,提高自身閱讀量和知名度。

  幕後揭秘/

  為何個別行銷號熱衷炒作?因為不花錢就能賺眼球吸粉

  既然是部分公號為了吸粉、賺眼球而造謠,那麼問題來了,公號運營狀況如何?如何行銷?華西都市報記者以客戶身份,聯繫到國內多家推廣公司,了解到目前主要存在微信朋友圈廣告、微信大號推廣兩種模式。

  朋友圈廣告先充值5萬按曝光次數扣費

  記者聯繫到一家微信推廣公司,該公司工作人員説,朋友圈廣告要分投放地域,分為核心城市、重點城市和普通城市,廣告分圖文和視頻,投放人群也要分年齡、興趣等。

  如果客戶要投廣告,至少要先充值5萬元到該公司,再根據曝光度(即微信用戶瀏覽該廣告的次數)來扣費。比如成都被劃為重點城市,投放廣告後,微信用戶每瀏覽廣告一次,客戶應支付0.12元給推廣公司,每個用戶重復計算次數最高為8次。也就是説,一位微信用戶在刷朋友圈時,反復看了8次廣告,客戶應支付0.96元給推廣公司。

  如果是在北京和上海,微信用戶每瀏覽廣告8次,客戶最高要支付超過1元給推廣公司。如有1萬用戶看了廣告,客戶要支付超過1萬廣告費,剩下的錢直至用完。

  記者諮詢另一家微信推廣公司,也是起充5萬元,按曝光次數扣費。

  微信大號推廣推送按次收費 最高數萬元

  微信大號推廣,主要是依託知名度高、粉絲活躍的微信公眾大號推送廣告。廣州一家微信推廣公司告訴記者,微信大號分很多行業,比如新聞媒體、旅遊攝影等,根據微信大號的粉絲數量、閱讀數據、活躍度以及廣告位置等來確定價格。

  比如攝影行業的一個大號,粉絲超過300萬,過往平均閱讀量超過10萬,在這個號的非頭條位置推送一條多圖廣告,價格為每次6萬元。

  而另一個粉絲數為11萬的公號,多圖頭條價格為4536元。粉絲數為兩三萬的公號,每次為數百元。

  一方面,無論是用朋友圈廣告還是大號推廣,都耗資不菲,而另一方面,如果跟風選擇造謠炒作,同樣刷了屏,還不花錢。因此,個別行銷號選擇造謠、免費賺眼球、吸引粉絲,提高閱讀量,便不足為奇。

  律師説法

  散佈謠言損害企業信譽 情節嚴重者可判刑罰款

  北京安博(成都)律師事務所孫婷律師説,散佈謠言,損害企業商業信譽,造成較大社會影響的,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及500元以下罰款。

  此外,散佈謠言損害企業商業信譽的,依據《刑法》,情節嚴重的,構成損害商業信譽罪,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同時,因造謠行為給企業造成損失的,造謠者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