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係醫生揭秘忽悠招數:網絡醫生沒學過醫(圖)
去年春天,一位朋友在某醫院外包科室就醫被騙的經歷,讓我開始關注莆田係醫院,並打算做相關報道。當時嘗試了很多途徑,都無法採訪到核心信息,不得已之下,我選擇了暗訪。
朋友被騙的過程與“魏則西事件”的主角類似,他也是百度上搜到了一家醫院,通過網絡諮詢了醫院的客服“醫生”之後就掉入了陷阱。此後他深深懊悔,説萬萬不該在網上亂搜輕信。我經過調查得知,這類醫院會雇大量沒學過醫的年輕人,去做寫軟文、網絡推廣以及在線諮詢等工作,便決定暗訪從這裡入手。
輕而易舉當上“眼科醫生”
他們招聘時需要的只是廉價勞動力,對專業、技術、經驗等根本沒有任何要求
當我在58同城和趕集網上搜“網絡行銷”或“網絡推廣”時,跳出來的招聘單位,大多是五花八門的醫院。
我找了幾家在公交車身及車站廣告牌上常見的“知名”醫院,仔細研究了他們對網絡推廣這一職位的招聘要求,本想針對這些要求“量身定制”編造簡歷,沒想到這些醫院對從業經驗的要求多為“不限”。而且我還發現,在連研究生學歷都快不值錢的當下,這些醫院對網絡推廣職位的學歷要求竟是“大專”“高中”。可見,他們需要的只是廉價勞動力,對專業、技術、經驗等根本沒有任何要求。
安全起見,我不僅編了虛假簡歷,還新辦了手機號。在簡歷中,我謊稱自己是剛畢業的本科生,年齡22歲;畢業學校寫的是一家北京的三本大學,專業有時寫市場行銷,有時寫文秘……總之都是俗稱“萬金油”的專業。這一切,都為了把自己包裝成毫無經驗的“一張白紙”。
挨個打過電話之後,我開始帶著簡歷一家家地跑上門接受面試。這种醫院分佈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多為獨幢小樓。但我的面試地點卻基本不在醫院,而是在醫院附近寫字樓裏的網絡部。網絡部通常是一間或幾間辦公室,一群年輕人擠在逼仄的空間裏,他們的工作是對著電腦專門寫軟文、做競價排名。
最終,我選擇了一家決定當場錄用我的醫院。這家醫院是中醫醫院,並非專科醫院,但科室也不多,無非就是治療那幾種該係最“擅長”的慢性病或易復發的頑症,比如癲癇、風濕、牛皮癬。他們也治“難言之隱”,比如男婦科,讓你挨了宰也不好意思到處嚷嚷。當時他們新開了眼科,正在饑不擇食地招兵買馬,於是我成為了“眼科李醫生”。
網絡部的醫生們沒人學過醫
接你電話的“醫生”,幫你在線分析病情、預約就診的“專家”,都是沒學過醫的年輕人
第一天上班,內容是培訓,形式是自學,教材是百度百科。主任讓我熟悉白內障、青光眼、眼底出血、結膜炎、角膜炎、黃斑變性等幾種常見眼病。要求是記住症狀,不要弄混。其他的發病原理、治療方法、預後等都不用管。辦公室裏有一張眼球的解剖挂圖,但主任説我不用看。
所謂主任,其實很年輕,不超過30歲,説話有挺濃的北京口音。他和很多人交流都用我完全聽不懂的方言,網絡部好多人都説這種話。後來才得知,他們説的是家鄉話。這確實是一家莆田係醫院,他們都是“二代”“三代”了,從很小就生活在北京,因此京腔很重。
主任除了監工,還親自操刀競價排名。這是該係醫院的規矩,只要是碰錢的工作,基本都由“自己人”來做。競價排名有很多技巧,每天耗資巨大,有時客戶上午充了幾萬塊,下午就被耗光了。這家醫院的競爭對手很強勢,套路都一樣,應該也是同類人開的。主任因此壓力挺大,經常抽悶煙,或者和網絡部其他幾個科室的主任們聚在一起,圍坐著喝工夫茶。
“網絡部”眼科的同事,算上我共三位。另兩位一個比我早來一週,一個比我早來半年。比我早來一週的姑娘此前在通州一家專治婦科的莆田係醫院工作,工作內容就是寫軟文。雖然現在換到眼科,但也毫無壓力。她告訴我那些病不用看太懂,寫軟文又叫“偽原創”,會拼拼貼貼就行,這種文章她一天能寫近百篇。
比我早來半年的小哥剛滿20歲。中專畢業後,他做過群眾演員、KTV服務員、城管協管……現在他在眼科做客服,客服名稱是“眼科專家王醫生”。當你撥打這家醫院的電話,接你電話的“王醫生”,就是他;當你通過百度搜索進入到醫院網站,打開那個類似QQ的對話彈窗,幫你在線分析病情、預約就診的“眼科專家王醫生”,也是他。
你在網上的搜索,我一覽無余
一旦你打開對話彈窗,你搜過哪些“關鍵詞”都能被“醫生”們看到,這時你就像一個透明人
這家醫院有自己的官方網站,但是域名很奇怪,都是由亂七八糟的字母和數字組合的。而正經醫院,都用醫院的中文名拼音或英文名當作域名。後來得知,類似該係醫院官方網站都是這樣,而且每個醫院都有好幾個這樣的網站。因為這些域名很便宜,都是打包出售的。
最主要的是,沒人通過寫域名進入這些網站。大家都是通過百度等搜索過來的,所以只要做好競價排名,就會有人通過搜索病情、症狀,點擊“偽原創”的“科普文章”,進入到醫院的網站,向在線的“專家”諮詢。
醫院網站上彈出的對話彈窗俗稱“商務通”。那些“偽原創”的“科普文章”俗稱“競價著陸頁”。你之前在百度上搜索了哪個關鍵詞,因為哪個關鍵詞點進了哪篇“科普文章”,都有記錄。一旦你進入這個對話彈窗,你此前的動作都能被商務通裏的“眼科專家王醫生”們看到,這時你就像一個透明人。
患者們的問題也都差不多,無非就是先説症狀,再問能不能治,再問花多少錢、多長時間。商務通裏,有“眼科專家王醫生”們製作的各種對話模板,他甚至連打字都不用,直接點擊模板的回答,就能一步一步把不明真相的患者吸引到醫院裏來。
因此,“科普文章”寫得是否通俗易懂並且“看上去很有道理”,就顯得非常重要。我當時的工作,就是寫這類文章。我自學了三天,就開始寫了,主任還誇我寫得又快又好。得到同事“拼拼貼貼”的真傳,我上網到處搜。這种醫院有的是,套路都是一樣的,類似“科普文章”在網上漫天飛,無非是中西醫的區別,或者治療方法、儀器名稱不同,據説也都是編出來的,反正沒人去核實。
醫院裏的名老專家到底多權威?
名老專家們的簡歷也是編的,至少是誇大的,反正也不會有人去核實
我們寫的“科普文章”裏,都會力推自己醫院的名老專家,比如“××醫院的×科專家×××有一套獨創的什麼療法”,並且在網站顯眼位置貼上這位專家的照片。有的專家還上過××電視臺的養生節目,網站上也附有那段節目的視頻。
這些專家看照片都是一副德高望重的樣子,簡歷介紹不是畢業于哪所國際名牌醫學院,就是師從哪個中醫高人,或者同時在哪家知名大醫院坐診。我曾想,他們也許真有本事,只是多收點錢罷了。
可我還是太天真了。
在這种醫院做網絡行銷多數工資很低,月薪沒有超過3000塊的。但是我們這些“醫生”的待遇,就像飯館服務員和理髮店洗頭妹一樣,包食宿。宿舍在醫院附近的居民區裏,極為破舊。男女混住,上下鋪,一屋最多能睡8人,連桌子都擺不下。廁所是蹲坑,臟得不堪入目。
第一次到宿舍門口,同事發現忘帶鑰匙了,於是敲門,應答的是個老大爺。我大驚,這破宿舍還有看門老大爺?
沒想到,更令人吃驚的在後面。開門的老大爺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網站上挂著照片的那個名老專家。那樣德高望重的人就住這兒?同事説,對,他就住這兒。同一科室的人無論網絡部還是醫生護士,都住一屋,以便交流。
老專家在這破屋裏並沒有網站照片上那麼神采奕奕,昏暗的燈光下,映著他瘦骨嶙峋、眼窩深陷的一張黃臉。我想如果他真有本事,首先不肯住這裡,其次不會臉色這麼差——治不了別人至少治治自己啊!後來才知道,名老專家們的簡歷也是編的,至少是誇大的,反正也不會有人去核實。
我通過暗訪的方式,在這樣的環境裏,與這些同事工作了半個月。並將這半個月的親身經歷、所見所聞,以及與同事們交流他們的工作、此前的經歷等,都寫進了名為《競價排名“釣”患者,假醫生網上坐堂》《為求“速效”濫開激素,牛皮癬治成病危》等報道中,連續刊登在去年(2015年)5月25、26日的《新華每日電訊》上。
【後記】
一年前,出於各種原因,我在報道裏雖然提到了、但並沒有特別明確地使用“莆田係醫院”“百度競價排名”這樣指名道姓的字眼。但是,隨著近期各種相關報道的揭批,可以看出,把矛頭直指他們,也並不冤枉。
但我想特別強調的是,在百度被廣泛使用之前,我暗訪過的那類醫院就已經非常活躍了。在互聯網進入我們的生活之前,他們就已率先進入我們的生活了。他們多是靠瘋狂的廣告投入發家的,這些廣告曾出現在電視、廣播、報紙等現在口誅筆伐他們的一些媒體上,只不過現在人們更常用的是網絡,於是他們把廣告換了樣、搬了家。
魏則西之死,在此報道的一年之後,不免令人遺憾。但我也很清楚,在此報道之前就已經有很多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或者個人,以做調查報道、寫紀實文學甚至舉報等方式揭批過他們。而時隔一年,當我為了寫這篇文章,再次到58同城等網站上搜索“網絡推廣”時看到的招聘信息,仍然來自我暗訪過的那類醫院,也就是説,他們還在做類似勾當。
決不能容忍他們繼續。醫療領域,人命關天,從來就沒有什麼“只謀財,不害命”之説。患者的救命錢是有限的,更別提貽誤最佳治療時機等隱患。國家網信辦已經對百度提出了整改要求,百度也回應會堅決落實,期待成效;更期待對相關醫院及承包科室的調查結果,以儆效尤;當然最期待的,還是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管,才能真正堵住魏則西走過的這條“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