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信息數據“深藏閨中”是極大浪費

2016-05-14 19:24:02|來源:中國政府網|編輯:靳松

在信息公開問題上政府的“説”就是“做”

李克強:信息數據“深藏閨中”是極大浪費

(資料圖)5月9日,國務院召開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重要講話。

政府信息公開絕不是單純信息發佈那麼簡單,而是關係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首要一點,就是樹立起“公開是慣例,不公開是例外”的自覺意識,突破掉“不公開是常態,公開是找麻煩”的舊思維。身處大數據時代,最大限度發揮政府信息數據滿足需求、解決問題的效用,才是信息公開未來生長的基點所在。

“目前我國信息數據資源80%以上掌握在各級政府部門手裏,‘深藏閨中’是極大浪費。”在9日的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李克強總理以這句形象的比喻,點出了我們簡政放權過程中的一個突出問題。

作為中央要求,當前,政府信息公開已經在全國深入推開,“政務”走向透明化,“公開”漸成常態化。但也正如總理所言,現實中,不同的人對公開的認識仍有深淺之分,公開的做法仍有高下之差,公開的效果因而也就有了好壞之別。一些地方,對“談公開”顧慮重重,覺得這是革自己的命,不願甚至不敢向公眾坦誠交底,造成了大量的信息遲滯和不對稱。這樣的現實,讓人深思。

在圍棋中,“勢”是一種棋道,要實地還是要厚勢,是惜子還是取勢,往往決定成敗。于政府而言,加強信息公開就是大勢。形成現代治理體系,培養參與型公民,增強政府公信力,離不開“公開”二字。為全面深化改革積累民意資源和經驗基礎,為創新創業做好公共服務、提供信息支撐,同樣要以“公開”為底色。從這樣的意義上看,政府信息公開絕不是單純信息發佈那麼簡單,而是關係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摸不清其中的思路,找不準其中的路徑,難免會逆勢而行,不得其法。

所謂“船大調頭難”,有的時候,順勢而轉的確有一個過程。但是真轉還是假轉,群眾心明眼亮;是快轉還是慢轉,群眾體驗真切。首要一點,就是樹立起“公開是慣例,不公開是例外”的自覺意識,突破掉“不公開是常態,公開是找麻煩”的舊思維。公開透明是現代政治的重要目標,一個不會説、不及時説、不充分説、不坦誠説的政府,不可能適應民主政治需要,滿足公眾知情訴求。在信息公開的問題上,“説”就是“做”。公開前給出承諾、公開中加強溝通、公開後反饋結果,以坦誠相待、實事求是的原則,邊説邊做、邊做邊説,政府才能始終呈現在監督的陽光下,公眾才能不斷增進對政府的信任感。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的步伐不斷加快,廣大公眾的政治素養也日益成熟。放在10年前,恐怕沒多少人會想到追問政府某項決策的科學性;放在5年前,恐怕很少有人會細細研究預決算報告的微小出入。在公眾獲取信息慾望空前強烈、信息傳播渠道空前多樣的今天,政治的公開程度與社會的民主素養,已經進入了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公開越充分、越及時,越能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在不斷實踐中提升政治素養;公眾的權利意識、監督實踐,也對公開提出了進一步要求,促使這一現代民主政治生活的典型方式更科學、更完善。恰如托克維爾所言,如果一個人能夠參與討論一條通向他家的路,無需解釋他就能發現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緊密聯繫。

實際上,信息公開不僅是建設透明政府的題中應有之義,更是關聯百姓生活的現實要求。身處大數據時代,人們生活所需的導航、氣象、房屋、醫療、就業等信息,往往都來自政府的信息數據開放;産業發展所需的戰略思考、佈局規劃、落地方案等,往往要依託對政府信息數據的挖掘、重組、混搭。可以説,今天公眾對政府信息公開的需求,正在實現從關注數量到注重品質,從欣賞姿態到追求實效的轉變。對政府部門而言,如果只是有聞必錄、複製粘貼,老百姓辦事還得跑斷腿、磨破嘴,那提升服務就是一句空話;如果只顧硬體更新、技術升級,部門間還是各自為政、壁壘森嚴,那數據增值也將無從談起。最大限度發揮政府信息數據滿足需求、解決問題的效用,才是信息公開未來生長的基點所在。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們的政府信息公開甫一開始,就遇上了浪潮洶湧的信息時代。這也決定了我們的公開,不光是政府的自我限權,還必須跟公眾的需求賽跑。這個過程會有調試,會有痛苦,但一旦邁出這一步,就再也回不到那種封閉的狀態。目前,中央有要求,群眾有期待,需要我們在立法上進一步跟進和加強,為信息公開提供更強有力的制度供給。在積極的互相促進中不斷提高公開水準,必將助推一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更加現代化的國家快步到來。(張砥)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