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蛟龍"號在雅浦海溝連續下潛 最大深度5946米

2016-05-16 22:25:28|來源:新華網|編輯:楊玉國

  原標題:“蛟龍”號在雅浦海溝連續下潛

  新華社“向陽紅09”船5月16日電(記者潘潔)“蛟龍”號載人潛水器16日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溝西側完成科學應用下潛。此次下潛是繼“蛟龍”號15日在雅浦海溝首次下潛後的又一潛次,最大下潛深度為5946米。

  據現場指揮部介紹,“蛟龍”號當地時間16日7時19分佈放入水,17時26分回收至甲板,水中時間10小時7分鐘,海底作業時間2小時41分鐘。

  此次下潛開展了3千米左右的近底航行觀察,拍攝了大量海底高清視頻照片資料,採集了微生物保壓水樣約200毫升,近底水樣8升,並獲取了近底多參數環境數據。不過,由於機械手故障,此次下潛未採集到生物和岩石樣品。

  “這次機械手故障主要是軟體程式設置導致的。機械手的活動關節受限,所以採樣比較困難。目前我們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法,相信不會影響後期下潛作業,”“蛟龍”號副總設計師胡震説。

  據此次隨“蛟龍”號下潛的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玉光介紹,本次下潛點的生物量比較高,不僅有高密度的海參分佈,還有海葵、蝦等,在沉積物分佈的地方還可以看到同心圓等類似動物爬過的痕跡及動物糞便。

  “這是由於海溝的‘漏斗效應’造成的。大量上層海洋有機物聚集到海溝底部,為底棲生物帶來了豐富的營養物質,”本航次首席科學家王春生説。

  在“蛟龍”號爬坡時,下潛人員還觀察到疑似是碳酸鹽岩的白色岩石。

  “一般來説,在海底超過一定深度,碳酸鹽岩就會溶解。如果該區域觀察到的岩石果真是碳酸鹽岩,那麼這兒可能有冷泉存在,”本航次副總指揮楊耀民説。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