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感知中國——中國西部文化行”走進德國法蘭克福

2016-05-24 08:34:0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圖片默認標題

德國參觀者在唐卡圖片展 

  原標題:“感知中國——中國西部文化行”走進德國法蘭克福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許多):“感知中國——中國西部文化行”系列活動近日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該活動通過多民族歌舞演出、圖片唐卡展、電影展映、專家交流等活動,旨在展示中國西部文化魅力。

  當地時間23日,作為“感知中國——中國西部文化行”在德國法蘭克福站的重要活動之一, “多彩西部--中國西部圖片唐卡展”在德國法蘭克福歐洲之角會議中心開幕。該展覽為德國民眾帶來了100幅攝影圖片、30幅唐卡作品。展覽生動真實地反映了中國西部地區特有的自然景觀、生態環境、民眾生活和傳統文化。為德國民眾打開一個了解中華西部文化的窗口。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人權事務局副局長任向群説:“昔日的古絲綢之路見證了這裡各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歷史,今日的‘一帶一路’建設正在為中國西部架起更為寬廣的與周邊各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的橋梁。我們在此舉辦‘多彩西部--中國西部圖片唐卡展’旨在為德國,特別是法蘭克福各界提供一個了解中國西部的窗口。”

圖片默認標題

德國參觀者在唐卡圖片展

  唐卡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挂供奉的宗教卷軸畫。唐卡以表現藏傳佛教為主,題材涉及社會歷史、生活習俗、天文地理、文學藝術和藏醫藏藥等內容,被譽為“藏族的百科全書”。自從松讚幹布繪製出唐卡《白拉姆》像後,唐卡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藏族唐卡畫師宋明表示,一件唐卡作品從製作到完成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藝術家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與心血。此外,唐卡從藝術層面上來看,有著它特殊的傳承方式。宋明説:“在古代沒有印刷、沒有網絡的時候,它在藏區老百姓普及教育的時候,是教育的一種流傳方式,是教育的一個載體,像教科書一樣。它又方便攜帶,裏麵包含著民俗、宗教、圖騰、英雄人物等諸多內容。在以放牧為主的地區,這樣的傳播方式是非常獨特的”。

  此次唐卡展吸引了不少德國參觀者,他們聚精會神地欣賞著來自東方的藝術精品。參觀者布什曼表示,唐卡漫長複雜的製作過程給他帶來了深刻的印象,“能來參觀唐卡展對我來説當然是一種享受,此前聽了唐卡畫師的介紹説,一幅作品的製作花費了長達15個月的時間。我可以想像,整個過程就像一個母親孕育一個孩子一樣,雖然很辛苦,但卻是快樂的。”

圖片默認標題

展出的唐卡作品

  海德堡孔子學院的德方院長丁蕾雖然多次到過中國,但這是她第一次參觀唐卡展覽。丁蕾表示,最吸引她的是唐卡蘊含的深刻藝術內涵,“對於一個唐卡畫師來説,僅僅形似是不夠的,他必須要在心靈上與唐卡合二為一,也就是説,畫師的佛教思想要通過作品反映出來,這就造就了唐卡作品多層次的精神內涵。”

  此次“感知中國——中國西部文化行”德國站活動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館共同主辦。該文化交流活動首次選擇法蘭克福作為德國的活動舉辦地,通過歌舞演出、圖片唐卡展、電影展映、專家交流等活動,讓德國民眾有機會多角度接觸和了解中國廣大西部地區、特別是西藏自治區獨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該活動將一直持續到28日。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