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賀冰清:加快推進資源開發轉型升級

2016-05-26 15:39:49|來源:光明網|編輯:王瑞芳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伊春林區考察調研指出,我國生態資源總體不佔優勢,對現有生態資源保護具有戰略意義。強調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産力。要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思路,摸索接續産業發展路子。特別強調林區轉型發展既要保護好生態,也要保障好民生。實際上是提出了新時期加快推進自然資源開發轉型升級的重大新課題。

  土地是財富之母。自然資源作為基本的生産要素,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中居於重要基礎性地位。但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自然資源開發承載著不同的責任和使命,發揮著不同的重要作用。在農業社會,自然資源開發在經濟發展中一度佔據主導性地位。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工業化初期,隨著以重化工為特徵的社會化大生産的興起,帶動了資源大開發和資源型産業的大繁榮,這期間自然資源開發發揮了積累資本、提供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作用。但進入工業化中後期,日益上升的資源約束、環境壓力,以粗放開發為特徵的初級資源性産業難以為繼,迫切要求加強自然資源的保護,推動實現資源開發的轉型。這既是實現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需要,也是追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習近平視察伊春林區説,“當年砍是必要的,現在護更是必要。”反映了不同發展階段,面對解決發展中不同的主要矛盾,我們對於自然資源開發與保護的不同戰略考量。

  當前,我們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結構性矛盾,尤其是資源型地區轉型過程中的陣痛,反映了自然資源開發和産業結構演進的基本規律。我們已經體會到,一個地區不能永遠停留在“靠山吃山”的發展階段,如果單純的、過度的依賴粗放資源開發,必然導致産業難以支撐、環境難以承受,患上“土地財政”等“資源依賴症”,最終必然陷入“資源詛咒”的發展困境。國內外不少資源型地區的發展,雖然也曾經一度繁榮,甚至演繹了不少“造富神話”,但到了一定階段由於沒有在資源優勢基礎上推動實現産業轉型升級,往往難以為繼,因資源而興、因資源而衰,“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定程度上説,能否實現資源開發的轉型升級,事關我們能否成功越過“中等收入陷阱”,事關最終實現建成惠及全民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當前,按照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新理念,迫切需要加快深化生態文明體制下的自然資源管理改革,加快推進資源轉型升級。一要加強規劃管控。要著眼長遠、著眼大局,立足全局算好大賬,不能只考慮一時一城的得失。要加強自然資源開發的總體規劃,做好空間、時序的佈局,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成本,絕不能竭澤而漁,吃祖宗飯、斷子孫路。二要形成倒逼機制。通過完善制度,提升資源環境門檻,嚴格資源環境紅線管控,從而倒逼傳統的資源開發模式轉型,倒逼企業技術創新,倒逼産業結構升級。尤其是結合當前化解過剩産能,通過政策推動,下大力氣加快化解處置一批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的産能和企業。三要算好民生賬。自然資源管理改革涉及廣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要最大程度減少資源開發管理改革對老百姓生産生計的影響,把推動資源開發轉型升級與扶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培育和發展資源保育等生態産業,讓老百姓既在資源開發中受益,也在資源保護中受益,讓老百姓在改革中切實有更多的獲得感。

  作者: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