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激發“韓春雨”們活力是科技創新的關鍵
在剛剛結束的“科技三會”上,科技創新成為國家核心戰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成為國家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鍵是要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究竟誰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如何有效激發他們的創造力?成為科技創新繞不開的一個關鍵話題。
前段時間,河北科技大學的“非著名副教授”韓春雨因為研發出新的基因編輯技術,被媒體稱之為“諾獎級”成果,而一夜成“網紅”。媒體似乎還從韓春雨身上看到了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的影子,把他描述為“三無”科學家:無教授頭銜、無海外留學經歷、在非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就職。隨後,領導紛紛探望慰問,韓副教授也于近日榮升教授。
也曾有人説,“一個副教授在一所不知名大學,用不多的錢做出了世界一流的科學成果”。韓春雨本人卻不以為然,他覺得學校提供的科研條件已經足夠,文化氛圍也合適。確實,韓春雨有自主支配的科研經費,雖然不多,但基本夠用;有自己的研究生,且該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也是研究生;有獨立實驗室,甚至有上下兩層可供休息生活。而這三樣恰恰是科研必備的基本條件。
相較之下,國內著名科研機構和大學中的大部分青年科研人員沒有獨立指導的研究生,只能當副導師和“二老闆”;名下有科研經費但沒有自主使用權;實驗室往往屬於學界“大牛”名下,缺少獨立開展科研的基本條件。他們或許有亮麗的學歷和抱負,卻缺乏施展才華的舞臺。
實際上,在我國科研院所和高校中,40歲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員佔總數的三分之二,是名副其實的主力軍。但數量龐大的“青椒”(高校青年教師)和“青稞”(青年科研人員)群體在科研圈很少有獨立的聲音,在科技政策制定、項目分配、學術會議上也成為沉默的大多數、缺乏話語權,導致自身權益和訴求往往被忽略。如何為“韓春雨”們創造一個寬鬆有保障的適宜環境,激發他們的活力,實際上已經成為科技創新成敗的關鍵。
現實中,很多青年科研人員的工資都是沒有保障的,需要從爭取到的科研項目經費中提取。工資的壓力,使得他們只能到處申請經費,一些本不感興趣的項目也去申請,整日疲於奔命。結果大量的時間花在了寫申請、混圈子、拜碼頭、應付課題檢查和結題、報銷等非研究事務上。大量科研經費被用於採購設備,但幾千萬的設備買得起,卻養不起一個月幾千塊工資的技術人員,再優良的設備如果沒有人的管理,只能是一堆廢鐵。把經費只投入到科研項目中,而不顧科研人員的生活工作保障,無論是從實際收益還是從科學研究氛圍方面都是不明智和短視的。
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就既要讓領銜科技專家有職有權,有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更大的經費支配權、更大的資源調動權;也要創新政策、完善體制,用優質服務、合理待遇、良好環境充分調動青年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建議政府可以進一步把青年科研人員的工資及福利待遇穩定下來,即便不高,也可以讓他們安心致研,這其實正是韓春雨能夠十年不發論文而依然可以生存的關鍵所在。而從科技事業整體發展上而言,更要減少科研經費的不必要浪費,因為完成同樣的科研任務,或許只需要目前科研經費的80%就夠了。
去過海外留學的人往往有體會,國外的大學教授們似乎都很閒,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自己的辦公室裏,專注自己的科研領域。反觀國內,科研人員多是忙得四腳朝天,被各種會議、考核、報銷等填得滿滿的,沒有靜下心來的深度思考,就很難做有深度的研究,又怎麼可能出重大原創性科學成果?
科研實際是一碗青春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高度集中。30至40歲是創新慾望最強的科研黃金期,要創造條件讓青年科研人員早日獨立,挑起重擔,還要把科研評價從行政主導的小團體內部打分,改革成無利益關係的第三方同行評價,並試點國際同行評價。要使科研人員成為自由的個體,就要把他們的住房、養老、醫療、甚至子女入學等事務與單位脫鉤,讓他們少一些羈絆束縛和雜事干擾,多一些時間去自由探索,使他們在不同科研機構中歷練,從而促進學科交叉和創新。
科技創新的關鍵在人,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員。培育符合創新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關鍵在制度。既要有伯樂賞識領軍人才,更要創造萬馬奔騰的場景,讓千里馬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韓春雨的成功也充分説明,科技創新並無捷徑,廣栽梧桐,厚植沃土,則百鳥來朝、創新自有。充分激發青年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國家科技創新的大步跨越必然提速。
(作者:鄭永春 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行星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理事、美國天文學會卡爾·薩根獎首位華裔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