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毛坦廠"折射教育轉型難

2016-06-06 10:46:28|來源:紅網|編輯:王瑞芳

  6月5日,是毛坦廠中學高考考生“出征”的日子。每到這時,這個被譽為“世界最大高考工廠”的中學外便會擠滿送考的人群,因為場景壯觀,被稱為“萬人送考”。這幾乎成為了鎮上的一個盛大儀式。

  公眾和輿論之所以如此關注這個學校。是因為數據顯示,2015年高考中,毛坦廠中學參考人數13000人,其中達一本分數線3106人,二本人數4896人,本科達線近11000人。應屆一本達線率為41.01%,應屆本科達線率為85.94%。雖然復讀一年的學費高達48000元,但依然有很多復讀生從全國各地趕來,家長把能將孩子送進這裡為榮。

  近年來,媒體不斷曝光類似的“名校”,其共同特性是用幾乎流水線一樣的方式,批量製造能夠進入高考各級錄取線的“好學生”。而隨著畢業生高考錄取率的提高,學校也相應越做越強,各種資源不斷涌入,形成目前的“品牌效應”,受到社會追捧,它們像是加速內吸的大漩渦,不斷將優質師資和優秀生源吸引進去。其基本路徑是:通過高收費等措施,打造學校雄厚基礎,以此吸引優質師資加入,優質師資又吸引學生就讀,而畢業生考上名牌大學後,為學校帶來更大的宣傳效應,反過去吸引更多學生和家長追捧。也就是説,這些學校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江湖地位”已經形成,其對家長和學生的吸引力,只會隨著媒體曝光而不斷增強。

  很多人認為,家長和學生選擇扎堆上毛坦廠中學是非理性行為,但是,如果高考以應試和成績為唯一考量標準,在現有教育資源配置格局下,學生和家長想辦法就讀名校,其本身就是“理性”的,這不因外界對其運轉模式的反思而改變。

  毛坦廠中學變成擁有上萬高考考生的考試巨無霸學校,這恐怕是學校為了追求更高升學率、家長和學生為了高考華山一條路,而共同作出的正確卻無奈的選擇。所以,從長遠和根本上看,解決問題最終還是要靠教育資源配置均衡化,以及中國製造業完成轉型升級、技術藍領不僅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同時也能同步提升社會地位,從而逐漸改變社會對於“大學之外,萬般皆下品”的傳統認知。教育部門要進一步加大高考的改革力度,賦予高校更多錄取自主權,推動高考錄取的多元化和開放性,同時持續推進職業教育的投入,讓優質教育資源更多進入職業教育領域,培養更多未來能成為中高級技術藍領的學生,在與市場需求的對接中,形成學習就業的新風向,不要再把高考當成人生華山一條路。

  當然,這一切都尚需時日,也折射出中國教育甚至社會經濟轉型之難。但正因如此,改革才必須堅定前行,因為“世界最大高考工廠”註定無法引領中國的未來。(畢舸)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