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粽香裏的流年,想念母親包粽子的味道

2016-06-08 20:15:18|來源:齊魯網|編輯:杜軍帥

  文|若荷   沙畫|齊魯網 姚筱瑋

  編者按:

  “風”,不僅是家鄉的民風鄉俗,更是一個地區人文素養的縮影。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探尋民間的山東鄉俗,創新傳播齊魯文化,齊魯網發揮融媒體整合傳播優勢,推出大型互聯網融媒體紀實專欄《家鄉的風》,邀請人文領域的專家學者,深入鄉間街坊,對記憶中的鄉俗進行全景式“掃描”,通過對民間生活習慣、禮儀、美食等習俗的原生態再現,觸摸看得見的鄉愁,傳達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樸實樸素的優秀傳統美德,挖掘其內在的文化基因和豐富內涵,提升其原典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本質,讓這些充滿正能量的鄉俗成為弘揚齊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教材。

  一夜酥雨淋濕了街石。端午的早晨在雨中醒來。滴答,滴答的雨聲,喚醒了記憶的同時,也喚醒了生活的新意。每年端午來臨,我都要按照慣例,趕著早市去買幾把新鮮的葦葉,找到幾個賣葦葉的小攤,翻來複去地挑選一會兒。一場夜雨之後,青綠的葉子上沾滿了水氣,使它顯得更加油光可鑒,青蔥可愛起來,讓人愛不釋手,簡直挑花了眼睛。

  【家鄉的風】④粽香裏的流年,想念母親包粽子的味道

  童年的荷塘,長著茂盛的蘆葦,端午時節,家家戶戶都要下河打葦葉。圖/卞家華

  小時候,村子的西邊有一個河塘,經年累月生長著茂盛的蘆葦,潛伏著看不見的蘆根,還有成片的蓮藕--紅蓮與白蓮。春天來臨,小荷初露,新葦與蓮葉次第生發,到了夏天,水面上荷葉亭亭,臨岸蘆葦芊芊而生,繁盛的蘆葦與葳蕤的蓮花銜接在一起,可謂一簾秀色,滿塘風景。秋天,蘆葦逐漸蒼黃、老去,紛紛揚起飄逸的蘆花,整個葦塘積絮如雪,佈滿村莊的角落,很有“清霜醉楓葉,淡月隱蘆花”的意境。

  端午時節,是葦子最為茂盛的時候,此時的葦桿結實粗壯,葦葉青翠寬厚,是包粽子的首選材料。這時,家家戶戶都要上山採艾蒿,下河打葦葉。葦葉打下來,用河水洗凈,再放鍋裏煮幾分鐘,就可以包粽子了。煮過的葦葉綿軟柔韌,耐折疊,包粽子時不會輕易折破。那時候,大米、糯米是很稀罕的,村裏人就用黏米包粽子,有的人家用麥仁、玉米仁、高粱米。把浸過的麥子、玉米、高粱拿到石碾上去碾壓,伐成碴子後包出的粽子有一股嚼香,與大米比起來一點兒也不遜色。

  【家鄉的風】④粽香裏的流年,想念母親包粽子的味道

  母親教我們包粽子。 圖/卞家華

  端午節的前一天,母親就開始選材料,淘洗、浸泡,經過一天的準備,吃過晚飯,全家人便聚在一起包粽子。母親先用葦葉折成漏斗狀托于手掌心,再把米粒裝進去包好,用一根咬在牙間的線紮起來。線繩紮緊後,將線與粽子輕輕咬斷,把粽子放進鍋裏,包粽子的過程就結束了,整個動作既連貫,又流暢。

  包粽子的線,是自家紡車紡的線,或從供銷社買的好棉線,有的人家不捨得用,就去種桑樹的人家討要割桑喂蠶剩下的桑樹枝,撕下樹皮劃成細條當繩用,既乾淨又節省,於是包出的粽子上,又多了層桑樹的味道。

  粽子有方形、三角形之分,有的人家喜歡包方形,方形的粽子放餡多,但是沒多少技術含量。母親包的粽子大都是三角形,且葦葉包得結實,線繩扎得牢靠,遠觀油綠飽圓,近看粒米不露,就像精心製作的一件工藝品。母親手巧,做家務是一絕,粗茶淡飯在她手裏能吃得津津有味,更別説小小的粽子拈在手中了。

  【家鄉的風】④粽香裏的流年,想念母親包粽子的味道

  故鄉端午節有插艾草的習俗,用來驅蚊蟲,保平安。 圖/卞家華

  那時候,我們也學著大人包粽子。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手拙的,拿幾片葦葉在手上,拈不了也疊不好,一邊包一邊露餡兒,只好改用粽葉包,我們叫它“菠蘿葉”。它的邊沿似荷葉的裙皺,形狀像手掌,與葦葉粽子相比較,“菠蘿葉”包的粽子比葦葉香。只是這種葉子只有山上有,村裏人很難採得到。其實,粽子好吃不在米上,而在於包粽子的葉子。無論用什麼包粽子,都要經過一番高溫蒸煮,糧食與植物的氣息相互滲透,完美地結合,原初的氣息都已經不再,這就是“香氣怡人”的緣故吧。

  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口大鍋裏,浸上水,第二天早上,我們都還在睡夢中,母親就起床煮粽子,屋裏屋外瀰漫著炊煙的味道,不一會兒,這熟悉的味道便被粽子的香氣所取代。粽子煮熟後,母親並不馬上吃,而是用各種各樣的用具盛裝了,挨個給村裏的長輩和左鄰右舍送粽子。村里民風淳樸,往往是東家想著西家,西家想著東家,互相交換著香甜的粽子,仿佛是在完成一個有意義的盛典。

  在我們那裏,端午是鄉間重大的節日。有的為了給外村的親戚送粽子,甚至要跑好幾裏路程。不光送粽子,女性之間還要送荷包。等我們送完粽子坐下來,準備吃粽子時,這才發現自家的飯桌上,竟然有著各種各樣不同的粽子,它們來自好幾戶人家,是鄉村節日裏的代表,代表著各家不同的心意與味道。

  【家鄉的風】④粽香裏的流年,想念母親包粽子的味道

  端午節,孩子們還會上山採艾葉,拿回家縫合包   圖/卞家華

  除了包粽子,村裏的女孩子們還會上山採艾葉,拿回家來縫荷包。把艾葉涼幹揉成團,放進早已縫好的布袋裏。那布袋有掌心大,雞心形,多是用娶媳婦做枕頭剩下的紅布、綠布的邊角做成的。女孩子多的人家,端午節的荷包都要縫上好幾個。上面繡著花,有鴛鴦,有荷花,有牡丹。繡花的線,是用自家抽的蠶絲線,染成大紅、粉紅、水綠等等,在陽光下五顏六色,水樣光滑。繡好的荷包結成串,挂在古老的床頭上、蚊帳上。小小的荷包,垂挂著柔軟的流蘇,不僅好看,還有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

  如今,河塘越來越少,葦葉也越來越少,我童年的那片河塘早已乾涸。商場上,超市裏,到處可見包好的現成粽子,種類繁多,而人們已很少親手包粽子了。每年端午來臨,我都非常想念,想念曾經山水連天、葦荷相依、水鳥啁啾的村莊的模樣。想念童年河塘的每一次花開,每一次魚躍;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

  專家點評 

  作者用清新、通俗的語言將有關端午節的習俗娓娓道來,採艾篙、包粽子、縫荷包……種種童年的往事,為讀者描繪了一副“飄香四溢”的傳統文化畫面,勾勒出家鄉“舌尖上”的端午民俗文化,這不只是作者的快樂時光,也是無數人童年難忘的回憶。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傳承著中華民族千百年的文化基因,是人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鄉愁。隨著時代變遷,而今買粽子的多了,動手包粽子的少了;粽子的品牌口味多了,鄰裡間送粽子的少了;雖還是原來的材料,原來的配方,卻再難吃出原來的味道……傳統民俗漸行漸遠。設想,當民俗通身商業、現代氣息,找不到文化、人情味,我們的鄉愁將如何安放?我們的文化又將歸於何處?如何將民俗融入到現代生活之中,值得每個人去關注和深思。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