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收費後人氣回暖 “草原天路”擁堵重現垃圾猛增
央廣網北京6月10日消息(記者孟曉光)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今年4月,位於河北省張北縣的“草原天路”收費一事曾引起社會廣泛質疑,而後不得不取消收費。這兩天,這條有著“中國66號公路”美譽的道路迎來了取消收費後的第一個小長假。然而據媒體報道,取消收費後,“草原天路”又開始出現車輛擁堵、環境破壞等現象。自然風景區到底如何破解免費與保護開發之間的矛盾?
根據北京媒體報道,作為“草原天路”恢復免費後迎來的第一個假期,在端午節小長假期間,來草原天路遊玩的遊客較取消收費之前有所增加,但與此同時,車輛隨意停放造成交通擁堵、遊客亂扔垃圾破壞草場等現象依然存在。對此,河北省張北縣旅遊局局長楊亮表示,由於正值端午小長假,這幾天來草原天路的遊客多了,道路有些擁堵,他和相關部門的有關人員目前也都在“草原天路”現場,進行疏導交通等相關工作。
其實,無論“草原天路”是否收費,車輛擁堵和環境破壞的現實一直困擾著當地。今年4月份記者在“草原天路”實地採訪時,張北縣旅遊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草原天路”2015年全年接待遊客33萬人次,最多一天達到了12000輛車。負責指揮“草原天路”交通和維護草場植被的巡警李樹軍當時告訴記者,由於沒有強制手段,面對遊客隨意停車下道觀光,造成道路擁堵,草場植被破壞的現實,他們也很無奈。
李樹軍説:“旅遊旺季時,整天都在堵。跟遊客説停車場免費,好多人不聽,直接停到這邊。你過去喊他,他挪了,到這邊又停下了。像這些沒有植被的,都被遊客、主要是車踩了。”
張北縣旅遊局局長楊亮之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車流密度大、遊客人數多,對“草原天路”區域的生態資源帶來了嚴重的破壞。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張北縣每年承擔6000多萬元的費用,用來維護和管理“草原天路”的生態資源。
楊亮介紹説:“成本大概分三塊,一塊是清理垃圾保潔的人員、疏導交通的人員和日常工作的人員,成本在一千萬左右,還有去年建設觀景臺、不棧道、服務中心、停車場、廁所這些的建設連維護,大概五千萬左右,、去年購買的車輛包括垃圾清運車、壓縮車、勾臂車,連購買帶維護五百萬左右,去年應該是六千四百多萬,咱們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確實對財政壓力比較大。”
每年6500多萬元的維護和管理成本,這也是張北縣之前認為需要收取“草原天路”門票費用的主要依據。對此,大部分網民和遊客並不買賬,他們認為杭州西湖風景區免費已達十多年,實現了旅遊與城市發展的雙贏,而當年鳳凰古城強行收費導致遊客銳減更是一個慘痛的教訓。
在網民和遊客的質疑聲中,2016年5月23日,張北縣政府決定取消“草原天路”風景名勝區收費。然而,正如節目開頭所説,取消收費後,遊客反彈,但車輛擁堵和環境污染的現象並沒有太大改觀。那麼,面對免費遊覽可能帶來嚴重的生態破壞,而保護開發又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的矛盾,“草原天路”這樣的自然景區又該何去何從呢?作為長期從事旅遊規劃、風景道研究工作的專家,北京交通大學風景道與旅遊交通研究中心主任余青之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對風景道這種新生事物,國家應考慮建立國家風景道體系,對納入到風景道體系的道路與普通公路在政策上予以區別對待,並給予補貼。道路路特的服務基站設施建設80%,地方配套20%。所以有政策保障、資金保障,這一整套建立以後,風景道這些路就名正言順得到了支持和保護。”
余青教授表示,從長遠看,有了很好的支持和保護,這樣的景點最終能夠帶動、拉動周邊的旅遊相關産業發展,實現全域旅遊的發展。比如,在道路沿線建汽車營地、酒店、飲水設施,露營地等等,在這些點上來收費。然後靠這些拉長産業鏈,實現旅遊業的有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