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默克爾第九次訪華:中德合作不斷拓寬
原標題:外媒關注默克爾第九次訪華:中德合作不斷拓寬
參考消息網6月13日報道 外媒稱,德國總理默克爾12日抵達北京,準備參加第四輪中德政府磋商會議。當日下午,她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發表了演講,並被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獲頒中國大學名譽博士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6月12日報道,德新社在當日的報道中詼諧地寫道:“專機才剛剛落地,默克爾就被戴上了博士帽。”在中科院大學,默克爾獲得南京大學授予的名譽博士學位。南大校長陳駿在致詞時表示,這一名譽頭銜是為了讚譽默克爾在解決地區衝突、抵禦氣候變化和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中所付出的積極努力,她的“決心與智慧為世界和平作出了貢獻”。陳駿還稱,默克爾實行的是“務實的對華政策”。
在致感謝詞時,默克爾也沒有回避棘手話題,包括之前引起一些爭議的美的增持機器人製造商庫卡股份的事件。對於中方提出的在“工業4.0”領域加強合作的願望,默克爾表示,重要的前提是推進兩國計劃簽署的數字安全協議,其中規定了兩國必須互相放棄通過網絡從事經濟間諜活動。
據德國《法蘭克福彙報》6月11日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12日以一個發展德中關係的主旨演講開始她的中國之行。根據來自聯邦政府的消息,默克爾在訪華期間與中方的會談將涉及全方位的國際與雙邊問題;中國遵守人權以及法治國家的問題都在會談的議題之列。
默克爾此次訪華的理由是德中政府磋商,6位內閣部長隨同默克爾出訪。這是默克爾作為聯邦總理的第九次訪華。今年9月,為參加G20峰會,默克爾將第十次訪華。
在此訪期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兩次見默克爾。第一次是12日當天在北京的頤和園跟默克爾散步,並共進晚餐,此項安排在柏林被視為對默克爾的重視。第二次是13日兩國政府間磋商。14日,默克爾將繼續她的中國之行。此番她除了造訪北京之外,還將到東北工業重鎮瀋陽參觀。瀋陽是遼寧省的省會,而遼寧省則是鋼鐵和煤炭等重工業集中的老工業基地,被視為“銹帶”或“中國的魯爾區”。眼下遼寧正經歷著一次通過引進現代化工業實現的“轉型”。
據塔斯社6月12日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當日抵達中國,參加德中政府間磋商。這是她執政後第九次訪華。同行者包括外長施泰因邁爾等6位部長級官員以及機械製造、能源、物流和制藥領域的大型企業代表。
13日,李克強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歡迎儀式迎接默克爾,並進行第四輪兩國政府間磋商。據德國政府的一位消息人士透露,“兩國計劃簽署包括經濟領域在內的20份協議”。
14日,默克爾在返回柏林前將訪問瀋陽,參觀寶馬工廠。德國是中國在歐盟的主要貿易夥伴。
雙方重點關注經濟合作
據德國《新德意志報》6月11日報道,這個十年之初人們還沒有預料到對華關係如今在很多方面已經成為德國、歐洲以及東亞發展的穩定之錨。13日,默克爾總理將率領聯邦內閣在北京和中國同事舉行第四輪兩國政府磋商。與此同時,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也將舉行會議。
報道稱,談判的議題目錄自然非常廣泛。目標是,進一步深化超出經濟領域的各領域關係。可以毫不誇張地説,目前德國除了和法國外沒有同哪個國家像同中國那樣進行如此廣泛和深刻的合作。所有事情的核心是經濟交流。2015年兩國貿易額達到1627億歐元(德國對中國出口為712億歐元,從中國進口為915億歐元)。中國是德國的第一大進口國,也是德國的第四大出口國。
目前有6000多家德國企業在中國投資。現在日益受到重視的是,推動“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這兩個發展戰略。其政治基礎是習近平主席2014年3月訪問德國期間宣佈的“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
報道稱,但人們一再觀察到,中國是且仍將是“夥伴和競爭對手”。例如,德國企業抱怨在承攬合同方面比中國企業受歧視、司法不夠安全、知識産權遭剽竊和官僚主義障礙很大。
北京方面則積極追求“宏觀經濟調控”,主要目標是進行金融市場改革並建立具有全球效力的有效司法體系。
相應的,此次北京會晤也涉及加強目前已有的總共60個對話項目,其中主要是外交和安全政策對話、法治國家對話、每年都舉行的人權對話以及財長和央行行長參加的金融政策對話。
報道稱,目前還不清楚德國是否支持從2016年底起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但雙方都需要展示妥協意願。這體現在停滯不前的數據保護談判或中國企業打算收購庫卡公司30%的股份一事上。這家位於奧格斯堡的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機器人供應商和“工業4.0”方面的先鋒。
中國在“走出去戰略”框架內展開的收購之旅並非到處受歡迎。此次政府磋商的好處是,為解決爭議問題鋪平道路。這也是9月初杭州二十國集團峰會以及之後國際上要討論的議題。
據台灣“中央社”6月12日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11日晚啟程前往中國大陸,12日將展開3天的訪陸行程。默克爾和陸方會談的主要議題將是經濟。原則上,大陸很歡迎默克爾的到來。
報道稱,陸方要求歐盟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而德國經濟界則對大陸競爭不公平等表示不滿。隨著大陸自信心不斷增長,默克爾將不得不做出更多努力來捍衛德方的根本利益。
中德合作領域不斷拓寬
據埃菲社6月11日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3天的訪問,參加第四輪中德政府磋商。期間她將維護政治基金會和非政府組織的工作。
默克爾在11日的例行視頻講話中談到了中國最近通過的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法,並表示將維護政治基金會和非政府組織的工作。她還表示希望了解中國政府制定該法的理由,並表示之所以支持這些基金會繼續展開工作,是因為它們有利於中德雙方增進了解。
默克爾強調:“政府磋商對我而言至關重要,因為建立磋商機制以來,我們為雙邊合作奠定了更加廣泛的基礎。”
她還説,雙方多個部門開展了項目合作,成功拓寬了合作基礎,合作空間也得到擴大。她同時提到了中德合作行動綱要,綱要全文共110條,涵蓋中德全方位合作的各個領域。
報道稱,默克爾還將與中方討論鋼鐵問題,因為對所有歐盟成員國而言,當前的狀況都很艱難。她還提到,中國産能過剩影響到歐洲工業,甚至導致歐盟委員會開啟反傾銷調查。
她表示,像中國這樣鋼鐵産量佔全世界一半的國家,應當傾聽歐洲國家的聲音。
默克爾的發言人斯特芬·賽貝特10日強調,德國願意將中國視為全球政治舞臺上的一個負責任的角色,並表示中國在伊朗問題等很多地區問題上,都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德國外交部發言人馬丁·舍費爾還提到了人權問題,並指出毫無疑問中德在該問題上存在不同意見,但表示數年來曾多次與中方就此問題展開探討。賽貝特也表示,人權和社會發展是默克爾經常談到的問題。
報道稱,默克爾還將訪問瀋陽,以了解中國的結構性改革。她曾表示,中國正在推進的結構性改革“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勇氣”,德國願意參與其中。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6月11日援引德國聯邦政府的消息稱,默克爾在訪華行程中將對中國在南海的擴張野心表示關注,並引用5月底在日本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決議內容。但是德國同時也需要中國作為國際政治中的夥伴,例如在氣候變化問題、克服敘利亞衝突等方面進行合作。在會談的經濟部分,默克爾將在自由貿易的意義上敦促北京,像德國對待在德國的中國投資一樣對待在中國的德國投資。這方面應適用“對等”的原則。
另據塔斯社6月12日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1日指出,中方高度重視發展同德國的關係,願以中德第四輪政府磋商為新的契機,推動中德各領域務實合作在高水準上實現新的發展。他還表示,雙方正積極推進“中國製造2025”同德國“工業4.0”對接,並在高級別財金對話機制下全面深化金融合作。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今年由中國擔任,明年將由德國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