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從底特律到溫州:中國對“破産”準備好了嗎?

2016-06-14 21:09:45|來源:中新網|編輯:杜軍帥

  從底特律到溫州:中國對“破産”準備好了嗎?

  2013年12月3日,美國聯邦法官批准了底特律的破産保護申請,底特律有資格削減其數十億美元的債務,經歷數十年衰退的底特律,由此也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産保護城市。圖為一名男子走過一面寫有“重生底特律”的塗鴉墻。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 魏晞)2009年,美國政府不惜血本救銀行,卻放棄了被視為“美國工業象徵”的汽車業。當年,底特律汽車巨頭克萊斯勒、通用相繼申請了破産保護。

  但是,通用只用了創紀錄的40天就走出了破産保護;16個月後正式回歸紐約證券交易所,IPO規模達到創美國紀錄的201億美元;2015年,通用汽車全年凈利潤97億美元,創歷史最高紀錄。

  對大多數中國百姓而言,底特律和通用是有關“破産保護”的第一堂課。至今,對於“破産保護”和“破産”,很多人仍然模模糊糊地劃著等號。

  破産保護、破産重整,中國準備好了嗎?

  三年處置345戶僵屍企業,這是中國當前央企改革的沉重任務。5月1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要立足以改革促發展,堅持企業主體,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促進央企“瘦身健體”、提質增效。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周放生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在目前産能嚴重過剩的形勢下,解決“僵屍企業”、困境企業問題,應“加減法”並行:加法,即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問題,如混合所有制改革、分紅權改革等;減法,則是通過《企業破産法》以市場化方式去産能,依法處理大量“僵屍企業”。

  需要破産重整的,不僅是國有“巨無霸”。如何充分激發數量巨大的民營企業活力,以市場化方式處置清理“僵屍企業”同樣迫在眉睫。

  在中國,走在民營經濟最前面的溫州,成為中國民營企業破産保護、重整重生的一個樣本。

  2011年下半年民間借貸局部金融風波爆發後,溫州大量企業陷入困境。溫州破産管理人協會名譽會長、知名破産清算律師周光對中新社記者表示,2011年是溫州人的一個“黑暗年份”,那一年溫州發生了民間借貸風波,老闆失聯跑路,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跳樓自殺。部分企業因資不抵債而停止經營或瀕臨停産,形成了一批“僵屍企業”,嚴重阻礙了當地經濟發展。

  “儘快清理這些企業,依法破産清算,能救活的就按照市場化手段破産重整尋找新投資方,救不活的就放棄。”這是當時從中央到地方對溫州的共識。

  為了破除破産理念障礙,溫州上下一起,大力宣傳破産保護功能。與宣傳相比,真實的案例則更有説服力:2011年9月,欠債出走美國之後回國的當地著名企業家、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在信泰集團破産重整成功後説出了一句經典口號:與其跑路,不如申請破産保護。

  海鶴藥業,是溫州破産重整的一個成功樣本。

  這家有340多年曆史的溫州制藥企業,2011年因法人代表涉及鉅額民間借貸無法償還,在債權人壓力下申請破産。當時,企業的帳戶裏只剩下2萬元人民幣,而債權人有100多號,債務超過3億元,其中銀行債務超過1億元。

  這是一個在當時看來不可能重生的企業。

  但是,海鶴藥業通過申請破産重整,將無形資産分離出來單獨打包拍賣,藥廠擁有的51個藥準字批文成功吸引了來自北京的戰略投資方。最終,按債權人會議決議設定優先權的普通債權均得到100%的清償;普通債權(社會借款)受償率達到7.64%,比直接破産清算高3個百分點;銀行作為最大債權人的7000萬元人民幣本金已收回6000萬元。如今,走向重生的海鶴藥業生産規模已經超過破産前。

  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徐建新表示,2013年至2015年,溫州法院共受理破産案件554件,審結425件,分別佔全省的43.79%和53.59%。通過破産促成海鶴藥業、中城建設集團等一批溫州本土龍頭企業成功重整,盤活土地1888畝、廠房111.47萬平方米,安置企業職工1萬多人,清理企業債權債務166.79億元人民幣,化解不良資産80.21億元。

  但是,産自“試驗田”的溫州經驗,還很難走出溫州。

  儘管溫州各級政府部門已經有成熟的機制,能夠幫助破産重整後的新企業解除後顧之憂,但這些“特事特辦”的做法,在溫州之外,卻無法很好對接。

  專家建議,“溫州經驗”走出溫州,還要從中長期著眼:一是研究建立國家破産管理局;二是在《破産法》中增加預重整制度,使得破産企業在進入司法程式之前,各利益相關方已達成一致;三是建立企業信用修復機制和銀行間授信監控平臺,使符合標準的企業不再被納入金融和稅務系統的黑名單中;四是推動建立個人破産制度。

  中國政法大學企業破産與重組中心主任李曙光認為,下一步,為了更好地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需要建立一個有信用的市場經濟,避免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其中,《破産法》非常關鍵,應成為治愈當前産能過剩頑疾的一劑治本良方。(完)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