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塞美食——舌尖上的情誼
北京的塞爾維亞漢堡店
北京的塞爾維亞漢堡店
北京的塞爾維亞漢堡店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萍、付意恒、羅琦、王婷婷):“永遠的朋友 真誠的夥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17日至19日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這是32年來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對塞爾維亞的首次訪問。這次訪問不僅深化了兩國間各領域的合作,也使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更加緊密。長久以來,民間交往是鞏固國與國之間深厚友誼的驅動力。過去的幾十年中,兩個相隔萬里國家的諸多普通人為增進彼此間的相互了解和深厚情誼默默地奉獻著。
在北京城京味兒最濃厚的地帶,隱匿著歷史與潮人味道的寶鈔衚同,每天中午11點,這條不起眼的小衚同裏都會飄出一陣陣誘人的香味。
“好吃,特別好吃”!
在寶鈔衚同一個不顯山不露水、沒有張揚外表的小店裏,讓這位小顧客讚不絕口的就是他手中拿著的塞爾維亞最大眾的食品Pljeskavica--“塞爾維亞漢堡”。不像法國人滿腔的浪漫情懷,也沒有意大利人從髮尖到指梢流露出的性感時尚,塞爾維亞人的性格豪爽奔放,不拘小節,而這種性格也滿滿地融入到了塞國的飲食當中,Pljeskavica就是代表食品之一。漢堡剛一齣爐,便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咬上一口肉汁四溢、滿口留香。漢堡裏厚大Q彈的肉餅和經特殊工藝製作而成的口感筋道的漢堡胚,讓這個只有十平米的小店留住了很多中外回頭客。一提起自己親手製作的塞爾維亞漢堡,店主人梁先生便津津樂道起來。梁先生説:“塞爾維亞漢堡和其他漢堡最大的區別和特點就是它是由混合肉製成的。也不像美式漢堡的裏面放好多東西。吃起來也比較方便。”
梁先生是個地道的北京漢子,在塞爾維亞有十多年的從商經歷。經過幾年從事日用品貿易的資本積累,2006年,他在塞爾維亞第二大城市諾維薩德開了一家中餐館,使當地老百姓有機會品嘗到味道正宗、價格適中的中餐美食。閒暇時,梁先生還經常和當地廚師切磋廚藝,學會了地道的塞爾維亞漢堡的製作方法。2014年底,回國後的梁先生在寶鈔衚同開了這家名為“塞爾維亞”的漢堡店,而他開店的原因是也那麼的樸實簡單。梁先生説:“我喜歡塞爾維亞餐,我覺得北京沒有這個塞爾維亞的風味,我覺得中國人外國人都應該能接受這種口味。”
而塞爾維亞漢堡店的常客趙先生,也對這種美食讚不絕口。“我覺得做這種漢堡的面餅特別好吃特別棒。肉質很嫩很鮮。價位也正合適。我覺得挺大眾的。”
而梁先生的漢堡店也讓那些來自塞爾維亞的“北漂族們”找到了家的感覺。9個月前來北京創業的塞爾維亞人佩特羅維奇就是這裡的常客。佩特羅維奇説:“梁的塞爾維亞漢堡味道再地道不過了。我住得離漢堡店很遠,但一有空就會過來,因為這裡讓我感覺離家很近。”
因為自己的塞爾維亞情節,因為對塞爾維亞美食的情有獨鍾,梁先生打算把更多的當地美食介紹給北京人,這也是自己小店未來發展的目標。梁先生説:“對,有這擴大店面的想法,那就要擴大投資。”
在貝爾格萊德的中餐館“乒砰”
在貝爾格萊德的中餐館“乒砰”
在貝爾格萊德的中餐館“乒砰”
2014年底梁先生的塞爾維亞漢堡店開始營業的同時,遠在萬里外的貝爾格萊德老城一家名為“乒砰”的中國菜小飯館也正式開業了。
站在“乒砰”飯館外,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印有各種中式蓋澆飯、家常菜圖片的廣告畫。這個只有20平米的小館每天都會迎接絡繹不絕的食客。聊起“乒砰”這個店名,飯館老闆瑪尼亞•格爾米奇説:“手握大鐵鍋,揮起大炒勺,炒起菜來發出乒乒砰砰的聲音,這才是中國菜。”格爾米奇有著4年多製作中餐料理的經驗。由他主廚的“宮保雞丁”、“魚香肉絲”、“蛋炒飯”都是當地吃客在“乒砰”必點的菜式。説到自己的廚藝,格爾米琦非常驕傲:“我從一個曾經在貝爾格萊德的中國廚師那裏學習做中餐。之後我們對菜品做了改變,使它們更適合塞爾維亞人的口味。”
貝爾格萊德女孩兒伊娃就對“乒砰”的中餐情有獨鍾,經常帶著家人來這裡大快朵頤。伊娃説:“我非常喜歡吃中餐,因為菜品中有很多蔬菜。魚肉料理也非常符合我的口味。來這裡(乒砰)吃飯健康又美味。”
近幾年來,中餐館的生意不僅為老闆格爾米奇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還讓他有了意外的收穫。格爾米奇説:“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我們這裡的特色菜,也包括很多外國人,我因此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他們經常跟我談論中國的中餐和歐洲的中餐是什麼樣的。中餐和塞餐的區別很大,人們通過吃中餐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
豪爽的塞爾維亞漢堡、樸實的中式家常菜,他們並沒有特別光鮮的外表,也並非令人驚艷的饕餮盛宴,但卻拉近了我們之間的關係,加深了彼此的了解, 融進了彼此的心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