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公投在即 兩大陣營經濟專家詳解脫歐經濟賬

2016-06-23 02:32:4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段雪蓮):對經濟利益的考量是促使英國舉行脫歐公投的導火索之一,也是拉票期間脫歐與留歐兩派陣營論戰的焦點。有人將歐盟比喻為緩緩沉沒的“泰坦尼克”,也有人堅信它是行駛在全球化前沿的“黎明踏浪號”。歐盟成員國身份為英國帶來的,是機遇,還是挑戰?

  英國首都倫敦是留歐派的主要陣地,民意調查顯示,這裡是繼蘇格蘭之後全英留歐派支持率最高的地區。一個多月前,新任倫敦市長,主張英國留在歐盟的工黨代表薩迪克•汗就職後,罕見地與保守黨黨魁,英國首相卡梅倫聯手,共同為留歐派站臺拉票。

  有分析認為,一旦英國脫離歐盟,首都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或將受到威脅。對此,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包默凱表示:“對於英國脫離歐盟,我們的擔憂主要有兩方面: 第一是進入歐盟單一市場受限,歐盟各國大部分商品和服務行業都已經高度融合,一條供給鏈可能串聯多個國家,幾乎沒有獨立的法國,英國或德國市場之説;第二是人才流失,倫敦是國際化都市,它的主要優勢就是能夠吸引各行業頂尖人才。歐盟為倫敦提供了經濟繁榮的兩個重要因素:市場和人才。”

  此前有報道稱,英國的脫歐風險已經促使部分國際公司考慮將總部搬離倫敦。包默凱認為,短時間內並不會出現大量的公司外遷,但如果英國脫離歐盟,那些考慮將倫敦作為業務發展重心的公司也許會放棄本來的計劃,“例如目前,歐洲約90%的投行及其主要工作崗位都在英國,十年之後,即使這些投行的總部仍設在英國,但我們也許只擁有它們50%的僱員,這對英國來説是很嚴重的損失。所以説,這不僅僅是總部的問題,僱員數量和業務比例同樣也至關重要。”

  然而,主張留歐並不意味著對首相卡梅倫提交的歐盟談判答卷表示滿意。包默凱認為,歐盟仍需在決策效率和減少對非歐元區國家的政策歧視方面做出根本性改變,“所以説,如果英國投票留在歐盟,對英國來説這也應該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我們需要更積極地參與到歐盟事務中,更好地影響其決策,讓英國及其他歐盟成員國從中受益。”

  相比之下,脫歐派代表人物,前倫敦市長鮑裏斯•約翰遜的首席經濟顧問李籟斯對歐盟改革前景並不樂觀。他甚至在專欄文章中將歐盟形容為撞擊冰山後日漸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巨輪,“因為在過去十年間,歐盟的發展方向可以説是錯的,它並沒有很好地利用全球化帶來的技術進步,行業創新,中國的經濟崛起等積極的發展機會。我們看到的是,以布魯塞爾為中心的歐盟讓決策更加集中化,對成員國更加嚴格的控制,出臺更多限制發展的法規。英國應該及時掙脫來自這一經濟團體的束縛,放眼全球的經濟發展。”

  李籟斯認為歐盟存在兩大主要弊端,決策權高度集中和歐元的不穩定性。他表示,留在歐盟,意味著英國將被迫與全球經濟增長最為緩慢的經濟區域捆綁在一起,“十七年前,我們也有過一次激烈的辯論,當時的議題是英國要不要加入歐元區。有人擔心,如果我們不加入歐元區,英國和倫敦就會錯過發展機會。那時候我們的競爭對手還是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和巴黎等歐洲城市。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的競爭對手早已經變為紐約,新加坡,香港,北京和上海這些城市了。”

  今年早些時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先後發佈報告稱英國脫離歐盟將使該國經濟受到重大負面衝擊。受脫歐風險影響,英國央行也將2016年經濟增長預期由早前的2.2%下調至2%。對此,李籟斯分析説,英國脫離歐盟也許會引發短時間內的經濟不穩定,但意在強調脫歐會導致英國經濟前景黯淡的報告和數據難免過於悲觀,“很多時候所謂的共識就是這樣,大部分人都認為現狀是最好的,他們往往誇大了改變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也常低估重新調整自己的位置之後將帶來的益處。”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