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著給高考改革定性
別敦榮
網上有不少關於高考改革的批評意見,一開始看著頗覺過癮,但冷靜下來再三思索,發現很多觀點是乍一看似乎有道理,實則是帶有情緒的議論。
對於任何高考改革方案,不能只看它是否毫無瑕疵,而要用歷史的眼光看其有沒有進步意義。如果有進步意義,哪怕只是一點點,也應該給予足夠的理解和包容,這是談論問題的基本起點。沒有基本共識的高考爭論必然陷入困境、甚至危局。
眾所週知,全國統一高考招生制度是在1952年建立起來的,在經歷“文革”的混亂後,于1977年恢復,至今已連續實施39年,是我國近現代教育史上執行時間最久的高校招生錄取制度。
30多年來,高考制度在保證公平的前提下不斷改革,未曾間斷。比如,1983年實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改革,增加生物科目;1985年開始引進標準化考試,並進行減少科目改革;1997年實行招生並軌改革;2003年開始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試點改革;2014年全國和各省市又推出了各自的整體改革方案。儘管不能説每次改革方案都完全科學合理,但改革的大方向基本與教育發展的方向保持了一致。
考試的功能是工具性的。高考的功能主要有二:一是檢驗中小學教育教學成果;二是為高校選拔合格新生。就檢驗和選拔這兩項功能而言,高考都與教育不可分。也就是説,高考應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同向而行。
時至今日,我國社會文明水準有了顯著提高,教育事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不但九年義務教育得到普及,部分省市還普及了高中階段教育。2002年,我國高等教育就進入了大眾化時代,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0%,正在朝普及化的目標邁進。
可以説,我國已經由教育饑渴型社會成功地進入了教育發達型社會,不僅建立了世界上最龐大的教育體系,而且要建設世界教育強國。何以強大?教育的個性化、多樣化是必由之路,學校的特色化、優質化是當務之急。過去,一直以知識考核為核心、以統一要求為標準、以國家考試為手段的高考,顯然不能適應新時代的需要。
由此可以看出,高考的矛盾既在考試之外,又在考試本身。考試方法中設計的一年多考,並非要求學生必須參加多次考試,而是給予考生自主選擇的權利。選考科目的設計既便於考生發揮優勢和特長,又有利於高校選拔符合要求的新生。從這個意義上講,上海、浙江的高考改革既反映了社會進步的要求,又響應了教育發展的呼喚。
坦率地説,目前的高考改革遠非完美,改革方案還需要審慎實施,需要根據中小學和高校教育教學發展的要求,高度關切公眾心聲,在改革過程中進一步優化。但是,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夜之間或短期內成功的,因此,不因噎廢食,不過早地給教育改革定性,寬容地看待改革,給改革一定的時間,才是當下社會最需要的態度。
(作者係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