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網店賣山貨 隴南成縣草灘村電商扶貧創新路(高清組圖)
草灘村農民將自家的土特産都送到電商中心來賣。 攝影:黃蓉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黃蓉): 一根網線, 將大山深處草灘村的特色土産品銷往各地,農民的收入增加了,日子過得越來越舒服了。搭乘“互聯網+”的時代快車,隴南市成縣雞峰鎮草灘村從一個欠發達的貧困村,變成隴南電商扶貧的示範村,詮釋了“互聯網造福人民”這句話。
6月30日,記者來到雞峰鎮草灘村採訪,了解信息化給這個村子帶來的巨大變化。雞峰鎮黨委書記秦明輝向記者介紹,草灘村是隴南市成縣特困連片區村莊之一,距縣城35公里,在村裏實施電商扶貧之前,村民要把農産品拉到集市上去賣,路遠還賣不上價。一度因地理位置和基礎條件的制約,草灘村的土特産只能自給自足,幾乎沒有什麼銷路。
秦明輝説,通過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政策,草灘村搭建了電商“天路”和硬化“地路”,村子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作為“地路”打通,夯實了電商扶貧的基礎工程,在道路改善的情況下,村裏也有了快遞點。
記者看到,在村子入口就是草灘村的電商中心,大學生村官建設了草灘村的網店,在網上銷售核桃、土蜂蜜、土雞蛋和中藥材等土特産。據記者了解,“雞峰山珍品”、“草灘珍寶閣”等電商示範網店銷售核桃、土雞等20多種農産品,累計實現銷售額82.4萬元,全村人均增收2240元。
草灘村養蜂村民周春雲帶記者來到了養蜂場所。據他介紹,去年,自己養了18箱中華蜂,今年初已經擴大到40箱。增産的主要原因就是來自網店的訂單。他告訴記者,已經通過電商賣出了近400斤蜂蜜。
周春雲説,原先,外邊的人來到村裏收蜂蜜,因為不知道外面的市場價格,基本上還不上價。“原先別人收貨,我們15元(一斤)賣,現在村官幫我們在網店賣,都是按市場價格40元賣。”
來到周春雲的家裏,記者在墻上看到了一張便民聯繫卡,卡上標明瞭每戶養殖的土特産品種,以及該戶的電商扶貧對接人。周春雲高興地説:“村裏給農戶拉上了寬頻,現在我們也能上網了解外面的世界,而且自家種的養的産品也不愁賣了,日子越來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