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7月1日起身份證可異地辦理 微信不實名或難發紅包

2016-07-01 01:46:27|來源:中新網|編輯:楊玉國

  原標題:今日起身份證可異地辦理 微信不實名或難發紅包

  中新網北京7月1日電(張尼) 今天開始,如果身在異鄉打拼的你丟失了身份證,可能不必再回老家補辦了;今天開始,如果你的微信未經實名認證,發紅包等功能可能會受限制;今天開始,市場上名目繁多的保健食品,它們的名稱將不能明示或暗示治療功能……7月,這些與你我生活密切相關的新規正式實施。

7月1日起身份證可異地辦理 微信不實名或難發紅包

資料圖羅懿 攝

  身份證異地受理全面啟動

  ——異地丟失身份證或不必回家補辦

  身份證在異地丟失後必須回家補辦?今天起補辦程式可能不再如此麻煩。

  7月1日起,全國大中城市和有條件的縣市將啟動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工作,將歷年積累的居民身份證丟失補領信息及時導入全國居民身份證挂失申報系統,對收到的丟失、被盜居民身份證妥善保管並將信息錄入全國居民身份證丟失招領系統。

  按照部署,各地公安機關要紮實推進居民身份證挂失申報和信息核查服務。對於系統上線前先行受理的挂失申報信息,要認真梳理並儘快錄入系統;對所有發現冒用他人身份證的違法行為要依法處理,並錄入不誠信人員黑名單。

  挂失申報信息通過全國居民身份證挂失申報系統統一匯集後,將儘快同步給公安部部門間信息共享與服務平臺和全國人口信息社會應用平臺,為社會各用證部門和單位提供居民身份證挂失信息核查服務。

7月1日起身份證可異地辦理 微信不實名或難發紅包

資料圖

  網絡支付新規實施

  ——微信不實名將影響發紅包

  今天起,《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正式生效,這意味著支付機構將對客戶實行實名制管理。

  根據《辦法》要求,7月1日之前,各支付機構實名率需滿足95%。未進行實名登記,支付寶、微信賬戶將受限。支付賬戶將嚴格實行實名管理,並按照三類支付賬戶分級管理。如果用戶身份驗證情況未達到《辦法》所規定標準,會影響支付賬戶部分功能使用。

  騰訊方面表示,7月1日後如果用戶不實名,微信支付功能可能受到限制。也就是説,通過微信付款、使用零錢發紅包等功能可能也會受到限制。

7月1日起身份證可異地辦理 微信不實名或難發紅包

資料圖

  中央單位辦公設備不能任性買買買

  ——不得配置豪華傢具 電腦至少用6年

  本月起,中央行政單位辦公設備將不能再任性買買買。財政部等5部門聯合發佈的新版中央行政單位通用辦公設備傢具配置標準正式實施。新標準要求中央行政單位辦公傢具配置要符合簡樸實用、經典耐用要求,不得配置豪華傢具,不得使用名貴木材。此外,不少辦公設備傢具的價格上限標準降低。

  比如,與2011年的舊標準相比,臺式計算機價格上限從6000元降為5000元,可攜式計算機從10000元降為7000元。另外,標準還對計算機、印表機等辦公設備設定了最低6年的使用年限。

7月1日起身份證可異地辦理 微信不實名或難發紅包

資料圖:湖南常德舉行“油庫失火”應急演練吳林芳 攝

  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制定不得“走過場”

  ——生産經營單位不編制應急預案將被重罰

  7月1日起,新修訂的《生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也將施行,新辦法進一步強化應急預案的制定要求,嚴防“走過場”。

  辦法規定,生産經營單位未編制應急預案或未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的,將被責令限期改正,並可處5萬元以下罰款;逾期未改正的,將被責令停産停業整頓,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此外,在應急預案編制前未按照規定開展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等7種情形的,將由縣級以上安全生産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可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7月1日起身份證可異地辦理 微信不實名或難發紅包

資料圖:《爸爸去哪兒》也是引進境外節目模式

  引進境外版權節目需備案

  ——不按要求備案節目將立即停播

  依照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的《關於大力推動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工作的通知》要求,自7月1日起,新開播的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節目,如未按通知要求備案或未如實備案,一經查實該節目立刻停播,該頻道下一年內不允許播出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節目。

  此外,上述《通知》還要求,上星綜合頻道播出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節目需提前兩個月向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備案;與境外機構聯合研發的節目,如中方未取得完全知識産權將視同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節目管理;各上星綜合頻道每年在19:30—22:30間開播的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節目不得超過兩檔。

7月1日起身份證可異地辦理 微信不實名或難發紅包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任東 攝

  保健食品將戴“緊箍咒”

  ——命名不得明示或暗示治療功能

  7月1日起施行的《保健食品註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將為保健食品的上市管理等流程戴上“緊箍咒”。

  該辦法將保健食品産品上市的管理模式由原來的單一註冊制調整為註冊與備案相結合的管理模式,規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負責保健食品註冊管理,以及首次進口的屬於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保健食品備案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該辦法還對保健食品的命名進行了嚴格規定。依照該辦法,保健食品名稱不得使用虛假、誇大或者絕對化,明示或者暗示預防、治療功能等詞語,此外還明確不得使用功能名稱或者與表述産品功能相關的文字。

7月1日起身份證可異地辦理 微信不實名或難發紅包

資料圖

  境外糧食入中國市場把關更嚴

  ——入市場需經風險分析等“多道關”

  本月起,境外糧食入中國市場的把關將更嚴格。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進出境糧食檢驗檢疫監管管理辦法》將通過準入制度、檢疫許可制度控制源頭風險。

  據了解,準入制度指未經準入的境外糧食不得進入中國市場,只有經過風險分析並由輸出國官方採取風險控制措施的糧食方可輸往中國,也就是要求輸出國官方承擔源頭管理責任。

  檢疫許可則是要求,已準入糧食輸往中國前,還需申辦檢疫許可,明確出口企業應輸華糧食應滿足中方品質要求的責任。

  集裝箱上船前先“稱重”

  ——未按要求提供重量驗證信息不予裝船

  為防止因集裝箱超重或船舶積載不當導致船舶發生破損、斷裂或沉沒事故,自7月1日起,載貨集裝箱在交付船舶運輸前將強制稱重,以供準備船舶積載計劃時使用。對於未按要求提供重量驗證信息的載貨集裝箱,不得安排裝船。

  這一要求的根據是國際海事組織海上安全委員會于2015年通過的《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第VI/2條修正案。該修正案于2016年7月1日起強制生效。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