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國務院報告:推進自然保護區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

2016-07-01 09:55:1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蔡靖驫):自然保護區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載體。那麼,當前中國自然保護區的現狀究竟如何,又存在哪些潛在威脅?新時期,如何實現五大發展理念當中的綠色發展?30日下午,國務院在北京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一份有關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工作情況的報告。

  自1956年建立第一處自然保護區以來,中國已基本形成類型比較齊全、佈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對完善的自然保護區體系。一份調查顯示,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格局保持基本穩定,84%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狀況有所改善或保持穩定,區內森林、草地品質明顯提高。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全國超過90%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都建有代表性的自然保護區,89%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以及大多數重要自然遺跡在自然保護區內得到保護,部分珍稀瀕危物種野外種群逐步恢復。”

  報告顯示,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達到1800多只,受威脅等級由瀕危降為易危;東北虎、朱鹮等物種數量明顯增加;曾經野外滅絕的麋鹿,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重新引入,種群數量也穩步上升。報告也指出,當前中國自然保護區在建設和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面臨嚴峻挑戰。按照有關規定,自然保護區內的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而核心區週邊的緩衝區,只準進入從事科學研究觀測活動,禁止開展旅遊和生産經營活動。然而,現實中,這一禁區卻在一些地區受到踐踏。環保部部長陳吉寧:“保護與開發矛盾突出。自然保護區大多處於老少邊窮地區,經濟發展、生態保護、脫貧攻堅任務繁重。一些地方在自然保護區內,甚至在核心區和緩衝區內盲目開發建設,導致生態系統‘碎片化’,影響了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和價值。”

  報告介紹,有關部門對陜西秦嶺山麓生態屏障違規建別墅等嚴重破壞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事件開展專項核查,嚴肅查處典型違法違規活動,推動地方健全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建立綜合執法長效機制,加快生態環境綜合整治。

  在談到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時,報告進一步指出,“十三五”期間,將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以提高管理水準和改善保護效果為主線,以防止不合理的開發利用為重點,注重改革創新,嚴格執法監管,推進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從數量型向品質型、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大力推進自然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落實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試點方案,嚴格執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強化環境保護督察,督促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落實自然保護區管理主體責任。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將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納入紅線範圍。嚴肅查處各類違法行為,採取約談、掛牌督辦、曝光等手段,強化問責監督。組織開展自然保護區內人類活動排查,規範旅遊等開發活動,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治理整改。”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