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後仲裁時代 圍繞南海主權爭議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顧文俊):應菲律賓單方面請求成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將做出所謂最終裁決。對於這樣一個“仲裁”,中國外交界一位人士打過一個形象的比喻:足球場上,一支球隊明知對方球隊和裁判已經串通一氣吹“黑哨”,當然不會同意參與比賽。而現在,這場沒有中方參與的“球賽”不僅堂而皇之地踢完了全場,甚至還要對外公佈比賽結果。如果中方拒不接受結果,對方就會繼續找麻煩。我們怎麼辦?就此,記者專訪了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和南京大學中國南海協同創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朱鋒。朱鋒教授認為,對待“裁決”結果,戰略上要重視,戰術上則是要淡定。
“首先我們氣要平、心要靜。因為這就是國際關係中的權力鬥爭的一種表現形式。不管在菲律賓仲裁案問題上這些國家到底怎麼折騰,仲裁決定只不過是一張廢紙。我們現在對整個仲裁庭的裁決結果在戰略上當然要重視,但是在戰術上一定要淡定。仲裁裁決出臺並不意味著菲律賓仲裁案這齣戲就落下帷幕。事實上,後仲裁時代,圍繞著南海主權爭議激烈的權力博弈才剛剛開始。一方面我們堅定地展示中國在維權問題上的決心,同時向世界宣佈中國在南海主權及海洋權益上的基本內容,另一方面還是要跟菲律賓儘快地啟動雙邊的對話。”
就“仲裁”結果會帶來的諸多禍害,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撰文説,裁決將導致南海形勢發展的不可預測性增加,中美兩國圍繞是否執行仲裁裁決而展開的輿論戰、外交戰和海上行動較量將可能異常激烈。對此,中方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應對手段。“比如説,輿論上,我們要向國際社會解釋:為什麼在我們看來仲裁庭對菲律賓提起的單方面仲裁程式沒有管轄權,中國為什麼不執行這樣一個裁決,當然我們不接受、不參與,仲裁庭做這個裁決也是無效的,對中國沒有約束力;外交上,因為美國也在給它的盟友、夥伴國家施加壓力,要求它們發聲,另外可能還會通過一些多邊機制,所以外交上面我們要有相應的應對措施;海上行動我們已經有所準備,比如最近的軍事演習,還有平常我們的海警,如果美國進入12海裏,如果屬於挑釁性的行為,我們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
吳士存先生認為,南海對美國來説,是維持其在西太平洋戰略優勢和海洋霸主地位不可或缺的海域,也是牽制中國海上力量發展不可多得的重要抓手。雖然美國既非南海沿岸國亦非領土爭議聲索方,理論上我們不應用南海問題來定義中美關係,但恰恰就是在這個時候南海問題成了守成大國和新興大國之間的“安全困境”。對此,朱鋒教授進一步分析了美國對中國在南海維權行動的過度解讀。“今天南海問題事實上已經變成了整個亞太地區隨著權力結構的變化而出現的一個新的地緣戰略爭奪的態勢,美國眼中中國所有的合理正常的維權行動都變成所謂‘中國想要擴大在海上的軍事存在’、‘中國想要挑戰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霸主地位’、以及‘中國想要突破第一島鏈把美國趕到第二島鏈以外’。所以這種過度的對中國在南海權益主張的所謂戰略解讀,確實是今天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的合理合情的維權行動做出過度反應非常重要的原因。”
日前,《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稱:美國的南海政策體現了其“危險的帝國思維”。歷史和現實一再表明,美國對待國際法,總是對人不對己,且每每玩弄法律于股掌之上。在1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個別仍在試圖拿“仲裁”案抹黑中國的國家已經很難再以國際社會自居,已經很難再以國際法代言人自居。是誰在遵守和維護國際法,誰在曲解、踐踏國際法,事實自有公論。吳士存先生對此評論説,實際上首開先例不遵守國際法的大國正是美國。“不執行國際司法或者仲裁,開先例的大國就是美國。1986年,國際法院就尼加拉瓜訴美國案作出最終裁決,美國敗訴,而且國際法院裁定美國要對尼加拉瓜進行經濟上的賠償。國際法院有強制執行機制,那就是聯合國安理會,而仲裁沒有執行機制,所以仲裁和國際司法是兩回事。美國不執行有強制執行程式的國際司法,在安理會上動用否決權,否決了尼加拉瓜的提案。美國當時在安理會上的説辭是,‘尼加拉瓜問題涉及到美國的拉美政策,不是一個法律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對政治問題國際法院沒有管轄權’。到現在美國還認定國際法院沒有管轄權。所以美國指責中國不遵守國際法,美國不佔道義上的優勢,也沒有資格指責我們。”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指出:“中國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即便面臨域外勢力咄咄逼人的輿論態勢甚至軍事威脅,吳士存先生説,在南海問題上,中國仍應堅持“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戰略思維。“南海問題涉及國家之多,涉及到的爭議島礁和海域面積之廣,應該説是目前國際上絕無僅有。期待這樣的爭議在短時間裏面解決根本不現實。唯一的出路就是回歸到國際社會解決複雜敏感問題、邊界領土問題的普遍選擇,即和平協商的方式、直接當事方友好磋商的方式來解決爭議。在爭議解決之前,通過共同開發來建立互信,為最終解決南海問題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這才是正道,也是唯一可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