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國際儒學論壇—亞洲文明交流互鑒北京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

2016-07-14 16:54:4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圖片默認標題

國際儒學論壇——亞洲文明交流互鑒北京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楊偉明):7月9日至11日,由國際儒學聯合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北京外國語大學共同舉辦的“國際儒學論壇--亞洲文明交流互鑒北京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韓國、日本、印度、孟加拉國、斯裡蘭卡、阿富汗等30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和駐華使節等二百多人參加了論壇。

  近年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強調並深刻闡述“開展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對話和互學互鑒”的重大課題。開展亞洲不同文明的交流對話和互學互鑒是開展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對話和互學互鑒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外交場合發出“召開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倡議,並提出“傳播東方智慧、弘揚亞洲價值”的主張。

  在開幕式上,國際儒學聯合會會長滕文生説,歷史上的亞洲各個地區,無論是在東亞、東南亞,還是在南亞、西亞和中亞居住的人民,經過千百年的長期社會實踐,都形成和發展了具有本地區特色和優勢的文化與文明,這些地區文化、文明圈,從來都不是相互分割而孤立存在的,而始終都是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互影響的。他説:“這些地區文化、文明圈的交流互鑒,早已成為世代相承的一個歷史傳統。正因為這樣,亞洲各個地區的文化、文明,為整個亞洲文明、亞洲價值和東方智慧的形成和發展,都做出了各自的重要貢獻。”

  與會代表圍繞“開展並推進亞洲文明交流互鑒”這一主題,分別從“歷史上形成的東亞文明、東南亞文明、南亞文明、西亞文明、中亞文明各自所具有的特點和各自對整個亞洲文明、世界文明作出的貢獻”;“歷史上中華文明同亞洲各地區文明的相互交流,相互影響,促進共同進步的情況”;“亞洲不同地區的文明在長期的互學互鑒過程中共同形成的具有亞洲特色的智慧和價值”;“在當今新的形勢下開展亞洲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亞洲各國人民形成命運共同體的具體建議”四個方面展開學術研討。

  中國西北大學名譽校長張豈之在題為《中華文明的核心理念:民本、和諧、會通》的主旨演講中指出,五千多年沒有中斷的中華文明史孕育了許多具有深刻內涵的理念,其中最核心的理唸有三個,即民本、和諧、會通。這三個核心理念不僅彰顯了中華文明與亞洲其他文明交流互鑒的必要性,也實際上蘊含了中華文明的三個特色:中華文明是人文文明與政治文明的結合、中華文明具有自我修復和自我發展的能力、中華文明善於學習和借鑒域外文化。

  孟加拉國的孟加拉語研究院院長沙姆蘇扎曼·汗在會上作了題為《儒學思想、東亞復興和南亞國家》的演講。在演講中他強調了東亞社會經濟的復興及其對東南亞和南亞的影響。他探究了儒學思想對東亞國家和南亞國家影響的脈絡,並強調歷史上連接東亞和南亞間的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他認為,在絲綢之路上傳教士、商人、士兵和冒險者旅行家對促進亞洲不同地區的文化交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和中國以及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的過程中,他對亞洲文化尤其是儒學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説,中孟之間有很多可以互相學習借鑒的地方,“我們能從中國的發展中學到很多東西,戰略方面的,社會發展方面的。尤其是基礎建設方面,中國的幫助是對我們非常重要非常有益的。我們的一些經驗和研究也許對中國的發展也有借鑒作用。我認為這種聯繫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卓新平在題為《亞洲宗教多樣性及其文明對話》的主題演講中側重從宗教的角度對亞洲價值和東方智慧進行了探討。他指出,亞洲文明一個最為典型的特點就體現在亞洲是世界宗教的搖籃。對亞洲價值之源、東方智慧奧妙之所在的探求,離不開對亞洲宗教原創性和多樣性為代表的深入理解。亞洲宗教的原創性和多樣性對人類宗教發展起了決定性影響,在亞洲文明對話體系中應重視宗教文明的對話。他認為,“亞洲各種宗教雖然涉及對‘天’的仰望和對‘天道’的思索,形成‘民所瞻仰之天’,卻沒有西方形上思維那種絕對的二元分述,天人隔絕。保持一種多元求同,保持一種和合、統一、整體之狀。因此亞洲宗教思想的對話和溝通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積極活躍。”

  與會學者普遍認為,在平等對話中互學互鑒,在互學互鑒中取長補短,這是實現各種文明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基本途徑。今天的亞洲,在世界經濟文化全局中依然佔有重要地位。亞洲各國各地區雖然民族聚居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發展水準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但總的來説,都在一如既往地恪守和而不同、求同存異,都在期待共同發展、共同繁榮,都在嚮往建立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集中體現了亞洲各國各地區人民的這種共同意願。今天亞洲充滿生機、活力與魅力的發展和進步,必將為推進世界發展和全球治理,為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多極秩序,開創人類文明發展的新境界,貢獻更多的力量、經驗與智慧。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