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偷倒在南通 方圓7、8百米散發刺鼻臭味
央廣網海門7月17日消息(記者肖源 郭翔宇 海門臺記者施莉莉)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本月初,中國之聲報道了2萬噸垃圾被偷運、傾倒在蘇州太湖一事,船主指稱垃圾來自上海嘉定區。上海方面稱,將與蘇州聯合調查此事。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兩天,又有江蘇南通海門市的群眾反映,在當地的江心沙農場,發現了數千噸生活垃圾,散發著刺鼻的臭味,甚至還有化工垃圾。據轉運垃圾的船主稱,這些垃圾,又是來自上海。
江蘇南通海門市的江心沙農場,在盛夏這個季節,本應是一片綠油油的菜地,可如今,卻堆起了數座垃圾小山,最高的一處將近五米,建築垃圾、生活垃圾、電器垃圾充塞其中,方圓七八百米的空氣中,散發著刺鼻的臭味。農場工作人員介紹,他們三天前接到居民舉報,有兩艘裝滿垃圾的船隻停靠在這裡,準備傾倒垃圾。工作人員趕往現場時發現,其中一船的垃圾已經被人在前一天夜裏,偷偷傾倒了。
江心沙農場社會行政管理科科長唐泓介紹:“看上去就是生活垃圾、建築垃圾,還有人家化工廠的垃圾,都有化工味道的,周圍的人講味道很重。”
位於蘇州路南側的這個地塊,目前屬於農場的耕地範圍,附近的居民説,這些偷倒的垃圾對周邊老百姓的生産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記者爬上了停靠在岸的垃圾船,看到其中一條船上滿載著還沒來得及傾倒的垃圾。船員告訴記者,他們也是受雇於人,僱主承諾支付他們每噸9塊錢的運費,讓他們將這兩船貨運到這裡,至於詳情,他們也不清楚。
由於垃圾船航行的河道屬於南通市通州區管轄範圍,事發後,通州區海事處扣留了船隻的相關航運證件,責令兩艘船停靠在岸,不得離港。通州區地方海事處科長曹玲説,據船員反映,這兩船垃圾就是來自上海,“在上海一個內河裏面,也是一個簡易的臨時碼頭,他們對上海也不了解,他們平時也不在上海,在南通這邊裝石子黃沙的,上海去得很少,對上海的航道情況也不熟悉,他們也不清楚自己是在哪裝貨。”
目前相關部門已經完成了取證、問詢,下一步將重點聯合調查具體傾倒垃圾的責任人,並根據調查情況決定垃圾的處理方式。
事實上,上海向江蘇省傾倒垃圾的事件,這不是第一例。就在本月初,大約2萬噸垃圾,被偷運、傾倒到江蘇蘇州太湖的西山島,而船主指稱,這些垃圾來自上海嘉定。去年5月,上千噸的生活垃圾被從上海用船偷運到江蘇無錫惠山區洛社鎮掩埋,導致當地環境污染。在今年1月的庭審中,涉案的犯罪嫌疑人,講述了大致的垃圾處理經過。被告人徐國強和上海市楊浦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達成口頭協議,負責處理該區的部分生活垃圾,據徐國強稱,他不清楚楊浦區的垃圾有沒有進行分類,他只是負責把垃圾運走。
隨後,徐國強找來船主,對垃圾進行運輸處置。而船主,則自行聯繫了幾個人,在無錫惠山區的洛社鎮,找了一塊空地,就把這些從上海來的垃圾,填埋到了江蘇。2015年,一河之隔的上海嘉定區將垃圾填埋場和上海固體廢物處置中心設置在太倉市的上風口,垃圾處理過程中産生的臭味隨著風吹到了太倉東部新城和科教新城,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而早在2013年10月,中國之聲就報道了上海市青浦區,將該區的垃圾綜合處置廠選址,定在昆山上風向的滬蘇交界的小河邊,導致昆山兩個鎮的臭味經年不絕。
按照上海的規定,無論是生活垃圾還是建築垃圾,都必須通過有專業運輸和處置資質的公司和船隻進行處理,並且必須運到指定地點處理。所有垃圾的進出,必須有賬目核對。但現實中,很多外運公司只有運輸資質,沒有處置資質,公司背後是“黃牛”,但“黃牛”的背後又是誰呢?
上海市建設協會副秘書長胥和生説,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上海工程渣土申報總量是8900萬噸,平均每天24萬噸,“而且是不斷增長的趨勢”。目前,每天上海生活垃圾的産生量達兩萬噸。胥和生介紹,目前,上海的建築垃圾主要在市域範圍內進行處理,但也可以和鄰近省份協調處置消納點。在他看來,除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4個直轄市外,其他省份的垃圾處理其實都可以內部協調掉。而直轄市和其他省份比起來面積小,很多時候沒有辦法完全處理市域範圍內産生的垃圾。“上海的地域面積小,工程量大,所以建築垃圾産生量也大。”胥和生認為,目前上海本地在處理建築垃圾方面已接近飽和,生活垃圾也是如此。“上海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既要解決居住問題,又要解決商業問題,還必須守住國家規定的耕地面積。哪還有閒著的土地。”
作為擁有2400多萬人口的特大城市,上海的垃圾處理有難處,自不待言,但也絕不能以犧牲相鄰省份的環境為代價一倒了之。主管部門應對垃圾轉運、處理的全過程進行追蹤,對相關企業嚴格監管,對那些只顧經濟利益、不顧環境法規的傾倒行為嚴肅查處、絕不姑息。受害地區也應依法維權。如果不從源頭上堵住跨省轉運垃圾的制度漏洞,南通將不會是最後一個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