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深化改革 創新驅動 發展新經濟研討會”在國家行政學院召開

2016-07-19 18:57:3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圖片默認標題

  “深化改革 創新驅動 發展新經濟研討會”在國家行政學院召開。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肖中仁、侯晨):7月19日,由國家行政學院、國務院參事室共同舉辦的“深化改革 創新驅動 發展新經濟研討會”在國家行政學院召開。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馬建堂出席會議並作了題為“加快發展新經濟 培育壯大新動能”的主旨演講。

  馬建堂在演講中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經濟的發展。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明確指出,一些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正在創造新産業、新業態,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製造技術、新材料技術廣泛滲透到幾乎所有領域,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同機器人和智慧製造技術相互融合步伐加快。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當前中國發展正處於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背景下,如何通過深化改革、創新驅動,加快發展新經濟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任務。馬建堂圍繞“什麼是新經濟”、“當前中國新經濟發展的態勢”、“如何發展新經濟”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馬建堂指出,新經濟是指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所催生的新産品、新服務、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等“五新”的綜合。新經濟的核心技術基礎包含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智慧化、傳感感應技術等,新經濟當前已經從技術變革層面拓展到企業運行、産業融合、社會生活、人類交往的各個維度,正在展現它推動産業融合、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變遷進步的巨大能量。他表示,發展新經濟是正確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選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保障,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和任務,是實現“雙中高”目標的必由之路。

  馬建堂指出,當前中國新經濟發展現狀和趨勢,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新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上半年我國國民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頂住下行的壓力,實現6.7%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新經濟的異軍突起。二是新經濟顯著改變中國經濟的總體構成。新經濟的發展,一方面改變著我國的需求結構和産業結構,消費貢獻率進一步提升,服務業比重繼續提高。三是新經濟已經成為就業的主體。當前,新經濟新業態支撐就業的能力超出預期,“互聯網+”和電商等平臺服務型企業對就業拉動作用明顯。

  馬建堂強調,發展新經濟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深化改革。一是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和優化服務的改革,全面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各項要求。二是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深化金融業供給側體制改革,創新銀企合作模式,實現由銀行主導的信貸模式向以直接融資為主的股權投資模式轉型,增加金融供給主體,發展互聯網金融等普惠性金融組織;加快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三是深化科研管理體制改革。深化改革創新,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運行體制。要著力改革和創新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方式,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而不是讓人的創造性活動為經費服務,充分釋放科研潛力。

  他強調,發展新經濟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當前應重點抓好以下四個著力點:一是著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推進“雙創”、“眾創”、“眾籌”、“眾扶”等新型創業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新技術搭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技術平臺,為眾創空間提供低成本、全方位和專業化服務,充分調動千萬科技人員創新的智力活力。二是著力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應著力加強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平臺載體創新和制度創新,加快實現經濟發展模式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知識和創新驅動轉型。三是著力創造寬鬆高效的創新體制和政策環境。應構建有效激勵人力資本投資和知識創新的産權制度,通過現代産權制度和知識産權保護,保障創新者的合法權益。四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創新型企業是新經濟的主體,必須深化改革,健全科技創新的市場導向機制,促使企業真正成為科技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發展主體。

  以色列駐華大使馬騰、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深圳市市長許勤、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趙冰(代國務院參事室主任王仲偉發言)、阿裡巴巴集團資深總裁金建杭、合肥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馬睿出席會議並作主旨演講。會議由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李季主持。

  會議設兩個分論壇,研討主題分別為“當前我國新經濟發展態勢和全球趨勢”和“進一步釋放新經濟活力的政策建議”。來自國家機關、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和行政學院系統的專家學者近50人參加會議。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