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集三大功能 上海虹橋商務區打造長三角城市群CBD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金可礪):今年6月份,國家發改委正式發佈了經國務院批准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根據規劃,上海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將在帶動長三角城市群發展,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服務國家戰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上海的虹橋商務區則是上海著力建設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依託虹橋樞紐等重大功能性項目,它將帶動上海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更好地服務於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
從華東的長江三角洲的26個城市出發,1個小時的車程就能到達這裡;飛機、高鐵、城市軌道交通、長途客運、計程車,加上未來還有電動車,這裡是被稱為“除了船以外都能開進來”的樞紐--上海虹橋商務區。
擁有國內首個商場遠程值機服務櫃檯的城市綜合體“虹橋天地”的項目副經理徐磊正在給大家介紹值機櫃檯運營的情況。徐磊説,“T2航站樓裏面所有的航空公司,在這裡都要覆蓋到。這裡的值機是可以真正意義上做到值機,而不僅僅是拿到一個boarding pass(登機牌),它可以在這裡把所有的行李全部放進去托運,然後你到機場那裏只要進行人身安檢就可以登機了。值機放在這裡的一個目的是希望為周邊辦公樓需要出差的員工和周邊酒店的客人提供便利性。希望把它們盡可能的留在虹橋商務區的商業體內進行體驗和消費。”
數據顯示,2015年,虹橋樞紐總客流量為3.1億人次,日均客流量在85萬人次左右,最高峰值時為113.6萬人次。集商業、文化和生活于一體的樞紐功能完全發揮後,每日客流量可達到110萬-140萬人次,每年將有超過4億人次在此集散,成為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東部地區的交通網絡中心。虹橋商務區“虹橋天地”項目總經理陳純表示, 他們當初選擇在這裡開發這個項目,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看中了巨大交通樞紐可能帶來的長三角其它城市的潛在消費群體,“也希望大家體會到這是一個新的生活方式,一般商業的項目我們會看三公里(範圍),但在這裡我們可能會看得更遠,所以我們當初每年做一次市場調研,把消費者的深度挖出來。那麼通過我們一些主題性的活動,象去年做的美食節,也是吸引到長三角的很多家庭過來。包括運用交通樞紐的這一波消費者,坐高鐵過來可能會比市區坐地鐵過來還要近,比如説蘇州25分鐘可以到這裡,45分鐘杭州可以到這裡。”
據了解,上海虹橋核心區已吸引了30多家開發商總部和上市公司區域總部落戶,入駐企業超過700家。上海虹橋商務區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閔師林介紹,這其中不乏長三角的很多企業,而為了吸引這些企業入駐,虹橋商務區也提供了豐富的政策優惠,“政策都是透明公開的,非常明確。因為本身來講,我們擁有成本優勢。我知道有的地方進駐總部的話, 買辦公樓補貼也好租金也好一般很少,而在我們(虹橋商務區)只要你過來,認定的就會有資金支持。其它方面,像人才引進這方面的,也都會有。”
上海虹橋商務區之所以有信心打造成為長三角城市群CBD,離不開上海擁有作為長三角城市群核心的獨特優勢。地理和文化的相近,賦予長三角城市之間天然的長期合作的基礎,如今隨著《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的發佈,國家在戰略層面上的認可,也為長三角區域未來的發展注入一劑強心劑。上海市副市長周波表示,上海不會懈怠,未來還會繼續加強自身對長三角城市群的服務功能,“那麼早在21世紀初,長三角特別是江浙滬三家就有了一個溝通的機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和我們的行政管理模式會有衝撞,但由於大家都比較開放,從09年開始就形成了一個比較正式的機制,另外我們區域合作的載體和窗口也不斷豐富。 現在國家非常重視,國務院批復同意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原來(長三角城市群的協同)發展是我們地區發展的自身需求,現在上升為國家戰略,各方面都非常重要,也一定會更加重視 。 ”
據了解,上海海市政府常務會議日前已經審議並原則同意《上海虹橋商務區發展“十三五”規劃》。根據規劃,未來五年,上海虹橋商務區將依託《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聚焦“大交通”、“大商務”、“大會展”的三大功能,加強商務區環境建設,秉持國際化理念,建設成“産城融合發展、環境生態文明、配套優勢明顯、區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商務區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