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同世行等機構對話凸顯中國全球經濟"穩定器"作用

2016-07-20 23:24:1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韓基韜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趙春曉):經各方商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於7月22日在北京同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賴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古裏亞和金融穩定理事會主席卡尼舉行圓桌對話會,就經濟增長、結構性改革、貿易、金融、發展、就業等議題進行討論。

  李克強總理將同國際金融機構負責人舉行的“1+6”圓桌對話會背景有哪些?為什麼選擇在中國召開?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和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貿易和投資研究室主任王海峰。

  據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分析,在中國召開此次對話會,説明中國的影響力在上升,在全球經濟領域佔有的分量越來越重,尤其是這幾年中國的經濟轉型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在經濟結構性改革等方面力度空前。世界上其它國家的結構性改革力度與中國比較而言相去甚遠,而中國的經濟改革則穩步推進,在調結構、轉方式以及轉變經濟職能等方面也同時進行。

  梅新育介紹説,新興經濟體的一些國家經濟依賴資源嚴重,大部分國家經濟調整餘地也很小。他舉例説,印度總理莫迪提出了稅制、土地徵用法案、勞工法等方面的改革,但是都遇到障礙和反對,改革成本太高。

  稅收、土地和勞動力方面的改革都被視為吸引外國投資的重要催化劑,這些改革將促進國內的經濟發展。如果改革不順利,一些國家的經濟增長潛力將不能得到釋放。

  最後,梅新育對記者説,相比之下中國的改革儘管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是對比國外,中國經濟改革取得的進步要大的多。所以,中國有足夠的能力參與到世界經濟當中,國際上的經濟多邊機構也希望與中國合作。

  擔任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貿易和投資研究室主任的王海峰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經濟,此次圓桌對話在北京舉行,他對記者表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美國是全球經濟的引擎,德國是歐洲的火車頭,而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主要的經濟動力。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其二,G20將要在中國杭州召開,中國要樹立自己的經濟地位、展示自己的大國形象。國際金融機構在北京舉行圓桌對話是雙方共同的意願,同時他們也希望中國對全球經濟的繁榮與穩定做出自己的貢獻。

  其三,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發展中國家的問題越來越多,如俄羅斯、巴西、南非、土耳其、印尼等國家出現的問題反過來影響到全球的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國際金融機構也希望中國在發展中國家起到“穩定器”的作用。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