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全國東西扶貧協作工作20年綜述

2016-07-20 16:11:26|來源:光明網|編輯:王雪瑩

  原標題:全國東西扶貧協作工作20年綜述

  20年收入增加了20倍!寧夏回族自治區永寧縣閩寧鎮居民蘇玉蓮細數家裏的收入賬,滿臉笑容。“種了10畝葡萄,還有兩畝枸杞,女兒女婿都在鎮上工作,去年全家人均收入超過了1.6萬元。”

  20年前的蘇玉蓮,還在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區靠天吃飯愁溫飽,改變她命運的是1996年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開展東西扶貧協作的重大戰略決策。當年,福建省委、省政府迅速成立由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任組長、19個省直機關為成員單位的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閩寧扶貧協作啟動,蘇玉蓮隨4萬多名父老鄉親,舉家搬遷到了永寧縣閩寧鎮,從此逐漸擺脫貧困。

  蘇玉蓮和鄉親們這20年的生活巨變,是我國東西扶貧協作開展20年來豐碩成果的一個真實寫照。20年來,東西扶貧協作逐步走出了一條以政府援助、企業合作、社會幫扶、人才支持為主要內容的道路,形成了閩寧協作、滬滇合作、粵桂協作等各具特色的模式,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政府主導旗幟鮮明,社會幫扶如火如荼

  作為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東西扶貧協作一直在政府主導下推進。

  東西協作雙方建立高層定期互訪機制,每年由主要領導帶隊組成黨政代表團到對方省、市、區考察學習,召開聯席會議,及時就雙方交流協作中的重要問題進行對接和磋商,明確工作方向,確定協作重點,簽署幫扶協議。為讓工作落到實處,雙方都成立了專門工作機構,做到了“有領導分管、有專人負責、有工作計劃、有督促檢查”。協作雙方進一步分解任務,目前東部共有260個縣市與西部287縣(市)結成幫扶對子。20年來,東部省市向西部10個省區市共提供財政援助132.7億元,幫助修建農村公路2.15萬公里,援建衛生院(所)1690個……真金白銀解決實際困難,緩解脫貧瓶頸。

  要輸血更要幫助造血。著眼于促進貧困戶參與特色産業發展這一脫貧大計,2015年起山東省為對口幫扶的重慶市貧困地區設立小微企業和致富帶頭人創業扶持引導資金。奉節縣紅土鄉農民雷林現雙腿殘疾,在基金扶持下規模養殖山羊,去年收入4萬元,還帶動當地20余戶貧困戶養殖。目前,基金已扶持、帶動3000多戶貧困戶增收脫貧。

  政府主導旗幟鮮明,社會幫扶如火如荼。走訪貴州省黔西南州的很多貧困山村學校,都能聽到各族師生提起一個人——“寧波朱先生”,他們中的許多人搞不清朱先生的真實姓名,但都知道他是一位祖籍寧波助學貴州的可敬老人。朱英龍老人先後捐贈了2.7億元,建造了1000多棟教學樓和宿舍,資助了7000多名學生,很多貧困孩子在他的幫助下,通過教育改變了人生。

  深圳市教育局和慈善會等單位共同發起“慈善一元捐,為貧困山區孩子獻愛心”募捐活動,為貴州畢節、黔南兩市州興建希望小學8所;上海市28家三級醫院近日啟動對口幫扶雲南省貧困縣縣級醫院項目……20年來,這樣的社會幫扶故事常常感人上演,扶貧濟困的善種在貧困山鄉落地生根,也在人們的心中生根。

  經貿合作好戲連連,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近日,部分參加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6年年會的代表來到黔西南州普安縣,觀摩研討當地的長毛兔産業。長毛兔産業儼然已成為普安乃至黔西南州一張亮麗的名片。

  長毛兔産業是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對口幫扶普安縣的一個高效農業項目。普安有豐富的草山資源、得天獨厚的養殖氣候和富餘勞動力。自2007年開始,“政府引導、企業運作、基地帶動、農戶參與、産業化發展”,鎮海幫助普安發展的長毛兔産業脫貧致富效果明顯,普安的資源優勢順利轉化為經濟優勢。

  “一隻兔,油鹽醋;十隻兔,新衣褲;百隻兔,娶媳婦;千隻兔,進城住”。普安縣長毛兔産業已直接帶動751戶貧困農戶增收。地瓜鎮魯溝村坪上組貧困戶李萍靠養殖長毛兔成了村裏的致富帶頭人,每年為周邊養殖戶提供1000多只種兔。

  “東部地區不僅要幫錢幫物,更要推動産業層面合作,推動東部地區人才、資金、技術向貧困地區流動,實現雙方共贏。”東西扶貧協作雙方高度重視經濟合作,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努力實現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在東西扶貧協作20年的實踐中,像這樣的好戲幾乎每地都有,而且都十分精彩。

  山東省連續6年組成省領導任團長的代表團赴重慶參加“渝洽會”,海爾集團、魯能集團等一大批大型企業在重慶落戶。北京市組織一批大型旅遊集團與內蒙古自治區赤峰、烏蘭察布合作,開通了北京至赤峰“克什克騰旗號”草原專列,極大推動了赤峰旅遊業發展……

  勞務合作,人才交流,協作互助的手牽得更緊

  已經退休的廣東省東莞市人民政府經濟協作辦公室原主任葉松柏已記不清,2011年底成立就業扶貧基地後他到過多少次廣西河池市。

  東莞、河池兩地創新思路,成立就業扶貧基地,每年組織開展企業、市、縣、鄉、村、屯“六位一體”的貧困農民培訓項目。近5年來基地共培訓3000多人,其中向東莞轉移就業1200多人,就業平均工資在3000至5000元之間。

  不光是東莞、河池兩地,勞務合作一直是粵桂兩省區扶貧協作的一項主要內容。2015年共組織輸出廣西富餘勞動力35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57.5億元,同時也有力緩解了廣東企業勞動力短缺。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在東西扶貧協作中,東部省市通過加強對幫扶地區的教育支持和職業技能培訓,增強貧困人口就業創業能力,加快脫貧致富步伐。遼寧安排專項資金,對青海3.4萬名貧困群眾實施專業技能培訓,轉移就業3萬名。深圳市開展“雨露計劃深黔直通車”勞務技能培訓項目,根據深圳企業“訂單”在貴州畢節招收貧困家庭學生到深圳職業技術學校就讀,畢業後確保就業。

  勞務合作東西雙贏,幹部人才交流是東西扶貧協作工作得以持續健康開展的重要基礎。僅2011—2015年,協作雙方互派挂職幹部1834人次。東部地區的“挂友們”通過挂職學習了貧困地區幹部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進一步磨煉了幹事創業的意志。西部地區的“挂友們”紛紛表示,挂職拓寬了視野,更新了觀念,增長了才幹,堅定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無論是勞務合作,還是幹部交流,人才支持讓東西扶貧協作雙方增進了兄弟情義,互助的心貼得更近,協作的手牽得更緊。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説,20年東西扶貧協作實踐,為加快西部貧困地區的減貧進程,促進政治穩定、民族團結、邊疆鞏固和區域協調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實踐證明,東西扶貧協作充分體現了我國的制度優勢和政治優勢,是小平同志共同富裕和兩個大局戰略思想最生動的實踐,應該作為一項重大政策長期堅持。他介紹説,國家正在抓緊研究制定東西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和考核辦法,推動這項工作進一步深化和完善。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