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日媒:南海爭端實為漁業資源競爭降溫應從"魚肉"開始

2016-07-21 14:31:03|來源:參考消息網|編輯:顏觀潮

  原標題:日媒:南海爭端實為漁業資源競爭 降溫應先從"魚肉"開始

  參考消息網7月21日報道 日媒稱,日前,海牙仲裁法庭在裁決菲律賓挑戰中國南中國海主權聲索的訴訟中壓倒性地支持菲律賓。儘管這一裁決——以及圍繞此裁決的大部分分析——必然把相當多的重點放在南中國海的主權爭端上,但是人們卻較少注意到影響聲索方立場和行為的潛在動機。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7月20日發表題為《南中國海問題實際上是漁業爭端》的文章稱,鋻於其實力以及近期在南中國海的強勢態度,中國的利益理應得到特別關注。除了擴大其安全範圍之外,中國的地區利益可以大致歸結為三個以P開頭的單詞——政治(politics)、石油(petroleum)和蛋白質(proteins)即魚肉。這些利益中的最後一項——圍繞南中國海日益凋零的漁業資源的競爭——也許是導致競爭的最重要因素,但卻沒有得到分析人士足夠的關注。

  文章稱,儘管南中國海的面積只相當於地球表面的2.5%,但這裡卻擁有世界上某些最豐富的礁石系統和超過3000種土生和洄遊魚類,這些魚類提供了全球捕魚總量的大約12%。不幸的是,該地區的漁業處在嚴重的危險之中。截至2009年,南中國海幾乎所有的魚群都處於崩潰(約25%)、過度捕撈(約25%)或充分捕撈(約50%)的狀態。情況甚至還在惡化。

  南沙群島爭端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並不是石油或主權,而是南中國海魚類能否繼續出現在亞洲的菜單上。

  文章稱,漁業對於中國之外的其他南中國海聲索國同樣重要。菲律賓有150萬傳統意義上的漁民,漁業佔全國GDP的2.7%,漁業總産量的3/4來自南中國海。在越南人消費的所有動物蛋白質中,魚類佔大約35.3%,這一比例在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甚至更高,分別為42.6%和57.3%。正如一名菲律賓參議員指出的,在面對中國進逼的情況下保持對漁業資源的獲取不只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溫飽”問題。

  鋻於漁業對於該地區的重要性,中國的單邊行為不大可能産生穩定和可持續的現狀。尤其是,面對中國的強勢南中國海政策,各聲索國和地區主要大國作出日益負面的反應,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進行多邊治理。

  文章稱,如果説凋零的漁業是地區競爭的重要推動因素,那麼也許存在一線希望能夠讓人産生樂觀態度。與主權或歷史所有權的主張相比,魚類是遠為實際的談判標的。聲索國——尤其是中國——必須致力於解決促進海洋可持續性與保持不受限制地獲取漁業資源之間的矛盾。持久的地區解決方案必須從致力於可持續地滿足中國的魚類消費需求以及為數百萬中國漁民提供其他就業渠道的國內措施開始。

  在南中國海,主權和可持續性需要分開處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提議可以成為北京推行這一立場的政治基礎,尤其是如果它被表述為中國繼續獲取有助於滿足未來需求的可持續的南海漁業資源的必要條件。

  歸根到底,該地區目前在資源管理上的混亂做法往好的方面説是效率低下,往差的方面説則是一場災難。後一種情形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不過,如果聲索國能夠擱置棘手的邊界爭端,商談包容的漁業管理,南中國海魚類將在未來幾代人的時間裏繼續出現在菜單上。同樣重要的是,如果聲索國能夠平息某些由於漁業資源管理不善而引起的根本矛盾,主權爭端的激烈程度或許會有所緩和。亞洲餐盤上的一個重要部分——更不用説地區的和諧——危在旦夕。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