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説,這件事習近平總書記牽掛了20多年
“閩寧協作”一詞這幾天在媒體上很“火”,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年前在福建工作時直接推動的一項福建與寧夏對口扶貧工作。
20年來,一張藍圖幹到底,閩寧協作結出豐碩成果,總書記18至20日正在寧夏實地考察扶貧落實情況。
新華社記者近日採訪了福建省兩任扶貧辦主任,他們深情回憶了具體推進閩寧協作的故事和細節。聊起寧夏第二故鄉和在那裏奮鬥的日子以及結下的情誼,他們幾度落淚。
7月18日下午,習近平在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姚磨村了解冷涼蔬菜種植銷售情況。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再過幾天,馬國林就要退休了。他説,這輩子最珍貴的財富,就是手機裏數百條寧夏朋友的手機號碼。
“我們之間有太多感情,太多故事……”這位福建省扶貧辦主任鄉音難改,然而説話間又滿是西北人的豪爽直接。
林月嬋説她最開心的事兒,就是接到寧夏朋友的電話,“聽到熟悉的聲音,就像穿越千山萬水一樣,大漠綠洲、黃土高坡,回到我魂牽夢縈的第二故鄉。”
這位原福建省扶貧辦主任,馬國林的前任,如今正在和病魔做鬥爭。她説,自己一定會堅強,只為能多回去看看,那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20年仿佛彈指一揮間,兩位扶貧辦主任先後接力,成為閩寧協作的見證者和實施者。20年足以見證穿越歷史長河的閩寧情,一代人的青春,以及無數令人潸然淚下的故事。
用“心”建機制
“當地老百姓需要的,就是我們要急需解決的”
“山上沒有花草,天上不見飛鳥,風吹大地,黃沙漫天跑……”1997年3月,林月嬋第一次踏上寧夏大地,被眼前的一切嚇著了。“甚至站在這片土地上,你都難以相信,這裡還有人類的存在。”
西海固,寧夏南部,這裡曾是被聯合國專家評價為“不具備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的貧困地區。1996年11月,閩寧第一次對口扶貧協作聯席會議在福州召開,兩省區對口扶貧協作關係正式建立。寧夏是什麼樣子?扶貧協作怎麼做?時任福建省扶貧辦主任的林月嬋被派往寧夏實地考察。
福建省扶貧辦原主任林月嬋(左2)2002年5月在寧夏貧困家庭中走訪。新華社 發
3月的寧夏,刺骨的寒冷。在土坯堆砌的露天教室裏,老師們拿著樹枝在地上教孩子們識字。
“孩子們的衣服呀,補丁摞著補丁,還能看到裸露的皮膚。”那一刻,孩子們求知若渴的大眼睛,讓林月嬋偷偷抹著眼淚。
“省領導交代,這次扶貧協作一定要做實。”於是,林月嬋起早貪黑,為了尋找更多的“答案”。
天剛濛濛亮,一眼望不到邊的“賣土豆”大軍讓林月嬋心痛不已。“賣土豆為何如此之難?不知道他們是半夜幾點來的,從多遠的地方來的?看著他們趴在土豆袋上熟睡的樣子,心裏很難過。”林月嬋暗下決心,“一定要動員更多的福建企業來寧夏!”
7月20日,福建省原扶貧辦主任林月嬋(右)在福州家中向記者講述她的寧夏情。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作為第二批福建援寧幹部領隊,1999年6月,馬國林從濕潤的東南沿海福建來到寧夏挂職。那年,西海固地區正遭遇大旱。乾裂的土地向天張著大嘴,光禿的山巒浸泡在乾燥嗆人的空氣裏。
缺水,還是缺水!
“剛到寧夏那會兒,我到農村調研,農民端上來的茶水杯裏都是滿滿的水垢,喝起來還有一股怪味。”馬國林知道,“這已經是當地人最高的待客禮節了。”
“每年他們只能靠可憐的一點點降雨來儲備水源,水對他們來説,真的比油還珍貴。”説著説著,馬國林的眼眶裏有點濕潤,這個看似大大咧咧的漢子突然展現出多情細膩的一面。
“當地老百姓需要的,就是我們要急需解決的,這才是扶貧協作的意義所在。”馬國林説。
用“情”真幫扶
“沒有轟轟烈烈的大建設,都是從一件件小事做起”
7月20日,福建省扶貧辦主任馬國林在福州的辦公室向記者講述他親歷閩寧協作的故事。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沒有轟轟烈烈的大建設,閩寧扶貧協作都是從一件件小事做起,久久為功。”馬國林説。
固原市甘城鄉,單單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當地老百姓對甘甜水的極度渴望。
既然缺水,那就從“水”幹起。
2000年6月26日,經過80多天的奮戰,“無水死區”有水了。整個甘城鄉都沸騰了。
這口“深456米、每日出水量800立方米”的井,老百姓爭相來看。“一個老漢喝下了第一口清純的井水時,流著眼淚,抓著我的手直哭‘感謝共産黨,感謝好幹部’。我什麼話都説不出來,抓著老漢的手,跟他一起哭,”馬國林回憶道。
閩寧扶貧協作的20年間,福建先後在貧困地區打井窖1.5萬眼,解決了30萬人、10余萬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問題。在當地,村民們把這些機井水窖形象地稱為“活命井”。
而“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村,則必須搬遷。
“這些經驗做法都來自於福建自身的經濟建設與扶貧的實踐。”林月嬋説,福建實施的“連家船民上岸工程”、“造福工程”等,讓長年漂泊在海上的漁民上岸,讓不適合生存的村民搬遷,交通便利了,下一代教育跟上了,也就拔掉了“窮根”。
7月19日,寧夏固原市彭堡鎮姚磨村村支書姚選在蔬菜基地介紹蔬菜栽植機械。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為了解決搬遷後的脫貧問題,馬國林專門從福建請來了菌草種植專家,在固原等地發展菌草種植技術。
賣不出去怎麼辦?馬國林在村民面前把胸膛拍得咚咚響:“我以專員的名譽給大家擔保簽合同,如果蘑菇價格每公斤低於2.4元,我掏腰包給你們賠償。”
有了馬國林的“定心丸”,有農民大膽地開始嘗試。1999年,當地種出的蘑菇供不應求,不少家庭的收入在3000元以上。
“移民搬遷一定要和就業結合在一起,以産業扶貧為主,實踐證明,這是一條可行的路,能幫助成千上萬的寧夏群眾脫貧致富。”這是馬國林的經驗總結。
7月18日下午,習近平在固原市涇源縣大灣鄉楊嶺村考察精準脫貧情況。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用“愛”續緣分
“我就認定寧夏是我的第二故鄉了”
馬國林印象中最“幸福”的一個情節就是:“到寧夏之後,我們遇到了開齋節。當地回族群眾熱情地説‘挂職幹部就是我們的親人’,各個村的群眾都爭相把挂職幹部請到自家吃飯。”
“那一天,我們都吃撐了。那一天,我們也感受到了寧夏人民最淳樸的情誼。從那一天起,我就認定寧夏是我的第二故鄉了。”馬國林説。
從一名挂職幹部,到2002年接替林月嬋,就任福建省扶貧辦主任,“小馬”也變成了“老馬”。
“每年至少去三趟,多的近十次。”1999年到現在,馬國林往返寧夏福建不下一百次。
在他辦公室的書架上,擺著幾塊賀蘭石。那是馬國林挂職工作之餘,從大山中撿來的。多年來,他一直像寶貝一樣擺著捨不得扔掉,反倒給辦公室增添了幾分情趣。
再過幾天,馬國林就要退休了,但卸不下的,是對千里之外寧夏人民的濃濃深情。他説,退休後,將盡力推動閩寧民間交流,希望這份“情”延續。
在林月嬋的手機裏,存放著十多張舊照片,那是她在寧夏的記憶。每天,她都會多次翻看。由於身體不適,行動不便,這一幅幅畫面,成為她寄託相思之處。
“是我讓孩子們幫助上傳的。”年過七旬的林月嬋説,“這輩子最值得的事兒,就是從事扶貧事業,尤其是,和寧夏的這段緣分”。
7月20日,福建省原扶貧辦主任林月嬋(左一)在福州家中向記者展示《中國貧困地區》雜誌上刊登的她當年在寧夏西海固扶貧考察時與當地回族婦女親切交談的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在寧夏,林月嬋和馬國林被稱為“閩寧友好使者”,這是當地老百姓用獨特的方式,表達著這份感激之情。
“不僅僅是我們,兩地互派幹部和支教教師、醫護人員、青年志願者,加深的不光是閩寧兩地人民的了解,更是培養出了一段段友誼,演繹出一處處動人的故事。”馬國林説。
這份情,已成為他們和無數福建挂職幹部、教師、志願者對千里之外“第二故鄉”深深的牽掛。
“山上綠啦,道路通了,房屋亮了,老百姓的精氣神兒好了,對未來也更有信心啦。”寧夏20年的變化,他們都看在眼裏。
如今,閩寧面臨著新一輪發展的機遇,合作新亮點也正在被不斷發掘:旅遊合作把福建的海上絲綢之路和寧夏的陸上絲綢之路連接起來;海峽兩岸的農業合作,也將通過閩寧協作的平臺逐步向西部擴展……
“矚望攜手共贏的前景,閩寧將締造更多美好的未來。”這是林月嬋和馬國林共同的心聲。(記者:孟昭麗、陳弘毅 來源:新華社微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