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東盟百餘名大學校長貴陽對話教育合作:需協同創新

2016-08-02 15:24:45|來源:中新網|編輯:杜軍帥

  中新網貴陽8月1日電(記者劉鵬)“中國與東盟國家在教育合作上應加快建立長效的交流合作機制,協同創新,以實現雙方和諧、繁榮發展。”8月1日,中國—東盟百餘名大學校長在探討雙方教育合作共贏時如是建議。

  第九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暨第二屆中國-東盟教育部長圓桌會議1日在貴陽開幕。本屆交流周以“教育優先、共圓夢想”為主題,吸引了中外嘉賓逾1400人參會。

  作為本屆交流周重要活動之一,中國—東盟大學校長合作論壇亦于當日舉行。來自中國和東盟國家的一百餘位大學校長相聚一堂,從政府、教育機構及企業等角度共同研討雙方在教育領域的協同創新、合作共贏。

  教育交流有利於促進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了解和交融,形成包容性的文化價值觀。貴州大學副校長宋寶安表示,貴州大學作為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秘書長單位,在每一屆交流周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貴州大學的教育國際化也因交流周而實現跨越式發展。

  宋寶安認為,中國與東盟各國需探討建立長效的交流合作機制,共同推動雙方高等學校之間的教育、人文交流活動。

  “語言是人文交流的基礎。”華東師範大學校長陳群介紹,該校近年來共向東盟國家派出700多名漢語教學志願者,面向東盟培養了400多名優秀的本土漢語教師。陳群表示,華東師範大學願意繼續與東盟國家在漢語教學和漢語教師培養方面開展合作。陳群希望和東盟國家高校建立更多的科研合作關係,通過務實合作作推動共同發展。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校長拿督·蔡賢德則建議,中國與東盟國家高校應進一步加強在學位認證標準的學習和理解,進一步解決資歷互認問題。

  目前,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已在貴州舉辦了8屆,正逐步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增進互信與共榮、提升教育交流與合作、共享人才培養經驗的人文橋梁。(完)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