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6000件“京師瓷”怎能帶著問號進博物館?

2016-08-04 09:04:25|來源:紅網|編輯:王瑞芳

  北京師範大學校友邱季端向北師大贈6000件“京師瓷”事件繼續發酵。7月30日,北師大博士生劉昕鵬給北師大校長董奇寫了一封公開信,希望學校就邱季端捐獻6000件古陶瓷並成立博物館一事進行專項調查,並公佈調查結果。隨後北師大博士生劉昕鵬遭到學校方面的約談,對於後續鑒定的問題,不光中國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上海博物館研究員許勇翔強烈質疑,北京市文物局方面至今也未接到關於設立博物館和相關文物的認定申請。(8月3日環球網)

  雖然捐贈者口口聲聲宣稱6000件京師瓷是從20萬件藏品中挑選出來的,且經過了初選、業內人士推薦、專家鑒定、儀器甄別等四道關卡,是名副其實的藝術珍品,業內估值達到萬億價值,但仍然擋不住相關人士洶湧的質疑之聲。不光有北師大博士生劉昕鵬言辭懇切的公開信,更有上海博物館研究員許勇翔言辭激烈的抨擊:“我可以開門見山地説,這不是真的,我一般不説人家東西是真的假的,但是這個東西年份很淺,我説比你年齡還小呢。”孰真孰假?爭論不休!常言道“是驢是馬,拉出來溜溜?何不予以嚴謹鑒定,讓真相大白于天下?

  無論是出於《文物法》的相關規定,還是文物收藏的一些常識和規範,既然要在博物館裏將相關文物面向公眾展出,那麼,由國家文物部門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規範的鑒定,這實在是一個基本的常識。藏品靠收藏者自我鑒定,就涉嫌自説自話,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本次北師大接受校友捐贈數量之大、種類之多,的確讓人讚嘆,予以全面的鑒定一則可以為“6000件京師瓷”正名,為捐贈者揚名,二則也是為北師大消除負面質疑,樹立良好高校公信力的必然之舉。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一方面北師大校友邱季端向母校捐贈數量龐大的“京師瓷”,又接受北師大聘任做博物院和研究院的院長;另外一方面對於北師大博士生的質疑信,校方不明青紅皂白予以“約談”,難免不讓人質疑個中可能存在捐贈者和校方沆瀣一氣、沽名釣譽的勾當。只是讓如此海量文物帶著重重的問號進入到我們的博物館,合適嗎?

  眾所週知,博物館、文物研究院是向公眾展出、展示和研究傳統文化文藝珍品的地方,妥善保管文物的同時也可以起到宣傳、研究我們幾千年悠久燦爛文明內涵的作用,而展品品質真實、杜絕贗品是最起碼的底線,否則,讓欺世盜名的博物館、文物研究院橫行于高校校園豈非讓人貽笑大方

  對於社會人士主動捐贈私家文物藏品的舉動,當然值得讚賞和大力提倡,但如此大規模的捐贈行為背後遭受一些專業人士的質疑和抨擊,自然不能武斷認為這“6000京師瓷”就是贗品,但至少説明雙方在捐贈的手續認定和程式上是有瑕疵的,缺乏權威機構的鑒定和把關,是很難讓所有人完全信服的。為此,捐贈者和受捐方學校何不開誠布公、用嚴謹的鑒定説話,來打消公眾的質疑,還相關方面的清白呢?(徐義闖)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