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宏濤:中國動車檢修第一人
董宏濤 資料圖
他是讓高鐵動車安全馳騁在祖國大地的幕後英雄,被業內譽為“中國動車檢修第一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宏濤動車難症診療組”獲得過“陜西省工人先鋒號”稱號。他所在的西安動車段,職工們用“大拿”“自豪”“無與倫比”“先鋒”“動車技術掌門人”來評價他。
他叫董宏濤,是西安動車段動車乘務車間隨車機械師,首席技師,宏濤動車難症診療組組長。
子承父業 歷艱辛方有成
今年47歲的董宏濤出生在名副其實的鐵路世家,父親和爺爺都是鐵路工人。兒時的他時常聽爺爺講述抗戰時期冒著生命危險搶修鐵路的故事,再加上爸爸時常檢修火車廂、跟著火車到處跑,在濃厚的“鐵路”家庭氛圍影響下,致使他迷戀上了“鐵路服、大蓋帽”。1992年,23歲的董宏濤從部隊復員後,也一頭扎進了鐵路。2007年,鐵路第六次大提速,開行200公里動車組,年近40歲董宏濤的高鐵夢再次被喚醒,應聘成為全國鐵路第一批動車組隨車機械師。
動車組是沒有翅膀的飛機,但是檢修動車卻要比檢修飛機更細緻,這不僅需要深厚的理論知識,更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年紀偏大、文化水準並不高的董宏濤深知自己理論基礎薄弱,便反復抄寫書裏的重要內容,直到倒背如流、入腦入心;學習時間少,他就吃住在單位讀書學習、用心鑽研;實戰經驗有欠缺,他就對照圖紙,研究動車組檢修難點要點,反復琢磨演練……他知道,笨鳥要先飛,只有勤學苦練,才能真正學好、學精這門技術。
董宏濤 資料圖
帶著這股癡迷勁兒,董宏濤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放在了研究動車的構造和零部件上。他利用業餘時間鑽地溝、登車頂,檢修限度、故障現象、處理過程等記滿一個又一個筆記本,用他自己的話説就是“對於動車檢修技術的學習始終充滿‘饑餓感’”。
“和動車打交道久了,閉著眼睛都知道各個零部件位置,聽一下聲音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董宏濤説。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後,在西安鐵路局第二屆職業技能競賽上,董宏濤勇奪動車組機械師專業全能第一名。同年被授予“陜西省技術狀元”“全路技術能手”等稱號。隨後,董宏濤被選任為“宏濤動車難症診療組”組長。
自主創新 解難題提效率
6年來,董宏濤檢修動車2000余趟次,沒有出現過一次影響行車安全的品質問題。先後處理典型安全隱患問題300余件、排查各類大小故障數千次,使西安局配屬的動車組上線故障率一直保持在全路最低水準。
2015年5月,董宏濤被授予“全國鐵路勞動模範”榮譽稱號。西安動車段以“宏濤動車難症診療組”為基礎,賦予其“解決動車疑難雜症、開展科技管理創新、幫帶青年成長成才”三大功能定位,把動車檢修技術人員、生産一線的骨幹集中起來,組建了“董宏濤勞模創新工作室”。
50平方米的辦公間,裏面桌椅整齊、設備齊全,其中一個展示櫃裏擺滿了由董宏濤和他的團隊攻關設計的專用工具,櫃子裏面最讓他自豪的工具就是他剛剛研製出來的動車組救援用32芯線專用拆裝工具。
董宏濤 資料圖
眾所週知,中國高速鐵路運營速度快、里程長,應用環境複雜,由於運行故障導致動車組救援情況難以避免,2型動車組之間救援用32芯電氣連接線的安裝座周圍空間狹小,致使安裝與拆卸操作困難、費時費力,這也是困擾全路各2型動車組檢修運用單位的老大難問題。
董宏濤帶領小組成員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制定了嚴謹的方案,最終確定課題,開始研製動車組救援用32芯線專用拆裝工具。經現場試用,他們發現CRH2C型動車組32芯線連接器位置較高,前端空間更狹小,設計的施力桿長度偏短,在拆卸旋轉的時候不便施力,再加上施力桿長度較短,也不便將連接器推送到位。於是,他們繪製各部件細節圖紙,並在CRH2A、CRH2C、CRH380AL型動車組上進行裝置模擬試驗,終於發明出了動車組救援用32芯線專用拆裝工具。使用後,作業時間縮減至15分鐘以內,作業人員由2人減至1人。如今,這項創新成果已申報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小組成立以來,先後革新改造了15件檢修工具,攻克了7個檢修技術難題,其中兩項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極大地提高了動車組檢修效率。
董宏濤(左二) 資料圖
言傳身教 打造一流業務精兵
2015年,西安動車段成立了應急指揮中心,經驗豐富的董宏濤又當起了動車組的“120大夫”,時時應對運行中的動車組突發故障和“疑難雜症”。
隨著新線的開通,動車組運行密度越來越大,一旦在線路上出現故障停車,如不及時解決,很可能會造成後續車次大面積延誤。
為了及時處置途中發生的故障,董宏濤不斷完善故障處置機制,配合有關部門建立了“車輛應急指揮通信系統”,可以將多人的電話接入到同一“會議室”群,實現多人同時參與故障處置,還可以實現指揮中心與故障現場點對點視頻連接。在應急指揮工作中,他平均每天處理各種故障2至4件,不到兩年的時間累計處理故障1500多件,並提出20多個金點子。
董宏濤多年的檢修經驗被整理成《宏濤動車難症百問解答》小冊子,為提升職工應急故障處置提供了幫助。他的改進建議被動車廠商視為“創新寶貝”融入製造設計。這幾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橫空出世,裏面就有董宏濤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貢獻。
董宏濤(左三) 資料圖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董宏濤發揮專業技術優勢,無私傳授經驗竅門。他連續擔任6屆段裏的備戰全國、全路職業技能競賽集訓隊主教練,白天給隊員培訓理論知識,晚上安排現車實訓和故障演練。
如今,董宏濤“桃李滿西鐵”。在他的悉心幫帶下,先後有9名徒弟因競賽成績優異被授予“全路技術能手”“全路新長征突擊手”稱號,60多名徒弟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幹。董宏濤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對此,他沒有絲毫退縮: “能親手消除動車組的安全隱患,看到它們安全無憂地飛馳在鐵道線上,再苦再累我也心甘。”
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對自己的産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董宏濤,正是在用自己的工作實踐,打造著大國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