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郵件門”持續延燒 阿桑奇否認俄駭客竊取機密説法

2016-08-06 11:09:36|來源:法制日報|編輯:王瑞芳

  因維基解密曝光19000多封郵件而持續延燒的民主黨“郵件門”事件不僅令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舒爾茨辭職,而且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執行長及兩名高管2日也對外宣佈將離職。除此之外,“俄駭客竊取機密”一説也因此在美國的大選中陡然升溫,從而引發了希拉裏與特朗普的新一輪口水仗。

  迄今為止,民主黨“郵件門”仍難有定論。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近日在接受俄羅斯RT電視臺訪問時表示,為了保護資料來源人,他不會説出是誰泄密,但他否認了俄羅斯通過駭客竊取機密的説法。他還宣稱,將曝光一批希拉裏擔任國務卿期間與“伊斯蘭國”關係的資料。

  俄堅決否認稱其荒謬

  在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7月25日召開之前,維基解密公佈了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大量內部郵件。這些郵件顯示,民主黨領導層蓄意打壓希拉裏的黨內競爭對手桑德斯。事件隨即引發軒然大波。

  在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舒爾茨7月24日宣佈辭去主席職務後,民主黨“郵件門”事件還遠未結束,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執行長及兩名高管2日也因此事件離職。

  就民主黨“郵件門”事件,美國輿論懷疑,俄羅斯是該事件的“幕後導演”。希拉裏·克林頓也在福克斯新聞頻道的節目中指責俄情報部門入侵了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伺服器,並策劃公佈了多封電子郵件。

  美國輿論甚至稱,俄羅斯意欲染指美國大選“既合情又合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援引美政府前官員及專家的觀點報道稱,希拉裏與普京的恩怨由來已久。據報道,早在擔任參議員的7年中,希拉裏就曾多次“炮轟”普京,而且在她2009年出任美國國務卿後,美俄關係更趨緊張。

  美國前駐俄大使邁克爾·麥克福爾表示,希拉裏在奧巴馬政府中總是發出對俄羅斯的強硬聲音。麥克福爾也認為,“俄羅斯資助的駭客”很可能是民主黨“郵件門”事件的“罪魁禍首”。

  對此,俄羅斯堅決予以否認,將上述指責斥為荒謬。在美國國務卿克裏向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提出這一事件後,拉伕羅夫表現得極為憤慨。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裏·佩斯科夫則指出,希拉裏·克林頓有關俄羅斯駭客的聲明是在為選舉造勢。

  目前,美國聯邦調查局已開始對民主黨內部郵件被洩露的影響程度進行調查。

  阿桑奇稱俄未曾參與

  在“俄羅斯因素”在美國大選中陡然升溫之際,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近日接受了俄羅斯RT電視臺訪問並表示,其網站所揭秘的郵件與俄羅斯駭客無關。然而,為了保護資料來源人,他不會説出是誰泄了密。阿桑奇還對外表示,將不會停止揭秘。

  迄今為止,民主黨的內部郵件被洩露是否是因為駭客入侵所致,仍沒有定論。有分析指出,駭客攻陷民主黨計算機系統的可能性不大,不排除有人故意泄密。

  事實上,在阿桑奇“辟謠”之前,已有分析認為,民主黨“郵件門”事件可能是源於“內鬼”泄密。那麼,“內鬼”會是誰呢?

  事有湊巧,被懷疑最有可能的一個目標,已蹊蹺地遭遇槍殺身亡,從而更加重了“內鬼泄密説”的迷霧。

  7月10日淩晨,華盛頓西北部發生了一起槍擊案。遭槍擊者為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僱員賽斯·裏奇。據《華盛頓郵報》報道,裏奇現年27歲,來自內布拉斯加州,2014年加入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在委員會中擔任選民擴展數據總監。

  案發地點在裏奇家附近。當時他正獨自步行回家,整個槍擊事件沒有任何目擊證人。警方認為這是一起普通的搶劫殺人案。裏奇的母親則對警方的説法提出質疑。她認為,兇手想要的是裏奇的命,而非財物。據報道,裏奇身上所有的貴重物品,包括手機、手錶和錢包等,都沒有丟失。此後,警方懸賞2.5萬美元通緝兇手,但迄今案件並無進展。

  案件發生的時間及裏奇的工作性質,使人們很快將他的“遭槍殺”與民主黨內部郵件遭洩露聯繫起來。雖然有分析指出,裏奇所住區域的搶劫犯罪率較高,他在民主黨委員會中的地位也不足以接觸到重要的機密信息,但也有分析懷疑,在裏奇被槍殺後,其隨身財物卻都留在原地未動,“搶劫説”很難有説服力。

  目前,有關部門尚未對“郵件門”的泄密原因做出最終結論,但即便有了一個説法,也難以完全平息所有的“陰謀論”。

  還將曝光一批新材料

  目前,民主黨的“郵件門”事件還遠沒有結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7月30日報道稱,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表示,將新公佈一批“非常有意思的”有關希拉裏競選團隊的“黑材料”。

  阿桑奇還指稱,希拉裏是“伊斯蘭國”恐怖組織久打不絕的元兇。他稱,在希拉裏的操縱下,美國的大量武器流入敘利亞,甚至流入“伊斯蘭國”分子手中。他同時表示,美國對利比亞的干預是災難性的,最終導致了“伊斯蘭國”佔領該國的大片領土。他指出,在公佈的郵件中,希拉裏就有1700封郵件涉及到利比亞問題。

  但對於維基解密是如何獲得這些郵件的,阿桑奇則拒絕透露。他只是表示,自己的政治立場與希拉裏相左,此時公佈這些郵件,就是想打擊希拉裏競選總統的計劃。

  他稱,希拉裏是“好戰分子”,若其當選總統,“她會繼續這一立場”。

  兩位候選人再打嘴仗

  民主黨“郵件門”事件,讓希拉裏在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時陷入了尷尬境地,但同時也為其提供了攻擊共和黨對手特朗普的“炮彈”。

  特朗普對俄羅斯的態度及其與普京的關係,隨即成了美國輿論聚焦的熱點。

  特朗普方面對此不甘示弱。從民主黨“郵件門”事件曝光時,特朗普就曾聲稱希拉裏指責俄羅斯是要轉移視線。他還指責希拉裏“過河拆橋”,對民主黨主席舒爾茨“不地道”。

  特朗普説,希拉裏早就知道民主黨在為自己獲勝舞弊,“每件事她都清楚”,但在事發後卻要舒爾茨辭職謝罪。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利布斯也表示,郵件洩露事件支持了特朗普的説法,即民主黨初選過程受到了“操縱”。特朗普進而對總統候選人辯論的日程安排提出質疑,表示大選有可能也會受到“操縱”。

  美國大選的總統候選人辯論共將舉行3場,但有兩場的時間與美國足球聯賽的時間發生衝突。而輿論認為,美國人對體育比賽的興趣要遠超過大選辯論,與體育比賽時間“撞車”的大選辯論場次,其收視率將毫無疑問地受到影響。

  在民主黨初選中,希拉裏的競爭對手桑德斯就對其辯論被安排在收視率低的晚間時段提出過質疑。

  伴隨著希拉裏團隊指責俄羅斯為特朗普的競選助攻,美國媒體也“翻箱倒櫃”,挖掘特朗普與普京的各種關係,以及他與俄羅斯的生意聯繫。此外,特朗普自參選以來關於俄羅斯和普京的各種説法也被媒體不斷炒作、“解讀”。(陳小方)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