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如何防範打著科學的幌子斂財
最近,“巴鐵”事件在國內鬧得沸沸颺颺。這個所謂中國自主研發的“治堵神器”,不僅可行性遭到嚴重質疑,還有媒體懷疑有關公司打著科學的幌子、借P2P借貸平臺行圈錢之實。其發明人、“民間科學家”宋有洲也因為只有小學文化水準而遭到嘲笑。在美國尤其是著名的矽谷,有很多草根創業者憑藉奇思妙想在一夜之間變成億萬富翁,“大學輟學+車庫創業”也是不少創業新貴的標配,那麼,美國也有類似“巴鐵”那樣的爭議嗎?
説到“巴鐵”,不由得令人想起美國科技“狂人”埃隆·馬斯克2013年提出的“超級高鐵”。其大體設想是,在地面上搭建類似高鐵軌道的真空管道,再讓膠囊狀客艙懸浮其中。“超級高鐵”工作時,像炮彈一樣把客艙發射出去,其行駛速度比飛機還要快兩倍。馬斯克認為,這是“協和式飛機、電磁炮和空氣球桌的結合”,是繼飛機、火車、汽車和輪船之外的“第五種交通模式”。如果“超級高鐵”可行,從舊金山到洛杉磯600公里的距離,只用半個小時即可抵達,而票價卻估計只有高鐵的十分之一。
研究生只讀了兩天就輟學創業的馬斯克,被稱為現實版“鋼鐵俠”。他一手打造的特斯拉是電動汽車行業的領軍者,而他的SpaceX更是讓美國進入了商業航天時代。馬斯克的粉絲把他視為神一般的人,但“超級高鐵”概念一提出,依然質疑聲四起。美國第一大報《今日美國報》和福布斯等都曾發表文章,認為其方案面臨很多技術與現實難題,根本行不通。儘管馬斯克從一開始就強調,他只是出點子,拋磚引玉,自己沒有計劃修建這個系統,但還是有不少人懷疑“超級高鐵”是超級大騙局,是一種斂財工具。
風險越大的地方,利潤就越大。“巴鐵”技術上是否靠譜,是否值得投資,要交給真正的專業人士去判斷,記者不敢妄言。但在美國,馬斯克“超級高鐵”的設想,確實引來了一批感興趣的科技企業、研發機構和創客。目前,兩個領頭羊分別是“超回路1號”公司和“超回路運輸技術”公司,其中“超回路1號”公司融資總金額已經超過1億美元,今年5月更是在200多名投資人、合作方和媒體記者見證下首次公開測試了“超級地鐵”的推進系統。
美國科研投入是多元化的,有政府、有企業、有社會民間團體如基金會,乃至一些億萬富翁也紛紛為科研慷慨解囊,其中有不少民間資本投入到探索性的高風險新興行業——除了“超級高鐵”,還有商業航天、人工智能、癌症醫療等,這些領域都關係到人類未來的健康與福祉。可以説,有了這種萬眾創新的氛圍,加上專業人員的嚴密論證與實驗,對失敗多幾分寬容、對研究少幾分功利,各種奇思妙想才有可能成為現實,才有可能培育出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喬布斯。
再説“超級高鐵”,就在美國輿論以為“超級高鐵”向現實邁近了一步時,劇情又略有反轉。“超回路1號”公司最近爆發內鬥,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布勞根·巴姆布勞根等一波人馬被離職,他們隨即指控公司管理層濫用資金、中飽私囊及潛規則女下屬,指控“這些不了解技術的‘有錢人’基本不花時間去了解技術的潛力,相反他們主要靠的就是吹噓”,指控公司現在走市場驅動型而不是工程驅動型路線。儘管“超回路1號”公司認為這些指控“純粹是無稽之談”,但對於這家初創公司到底是不是在認真做技術,資本市場肯定是要認真思量了。
打著科學的幌子斂財,美國還真是有先例。以“顛覆性”血檢技術聞名的美國公司西拉諾斯,就是其中之一。這家公司由19歲從斯坦福大學退學的伊麗莎白·霍姆斯于2003年創辦,其研發的血液檢測技術自稱只需幾滴指血,就可以進行200多個項目的檢測以及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病情診斷,通常快至數小時內交出檢測結果,比靜脈抽血等傳統驗血方法效率更高、價格更低。西拉諾斯因此成為矽谷近年最受關注的初創企業之一,估值一度高達90億美元,霍姆斯更一度被譽為“女版喬布斯”。
但是,伴隨西拉諾斯和霍姆斯知名度躥升,媒體和醫學界對這家公司所謂的創新血檢技術提出質疑,認為公司誇大了其血檢技術的可靠性和準確性。美國監管部門從去年開始介入調查,結果發現其位於加州的一家實驗室存在嚴重違規行為,直接危害患者健康和安全,因此於今年7月做出了一系列處罰決定,包括霍姆斯至少兩年內不得擁有與運營實驗室等。於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持有公司一半股份的霍姆斯的身價從高達45億美元降為零,現在她正面臨美國執法機構的犯罪調查及至少8項來自患者的集體訴訟。
回到“巴鐵”問題上,這件事已不再限于技術爭議,很多人更關心它到底有沒有P2P融資方面的問題,這需要有關監管部門給出答案。美國P2P平臺主要是借貸俱樂部和Prosper兩家,對個人投資有一系列規定,如投資額不得超過個人凈資産的10%、最多可投資3.5萬美元等;而中國P2P平臺有數千家,魚龍混雜,“跑路事件”接二連三,怎樣進一步監管?怎樣健全政策?也許可以借著類似“巴鐵”的爭議,進一步明確相關規範。
當然,作為信息傳播者的媒體,或多或少要從“巴鐵”報道中汲取教訓。科學類報道要多方求證、客觀平衡,不要人云亦云地“今天把您吹上天,明天把您貶到地”。從“韓春雨事件”到“巴鐵”事件,這種教訓不可謂不深刻。(林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