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作為經濟強國 中國已無需用金牌證明國家尊嚴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女排贏了!”當地時間20日,中國女排奪冠點燃了裏約小馬拉卡納體育館,也讓中國國內“無時差”地隨之沸騰。
女排姑娘們拼搏、慶祝的圖片和各種熱度爆表的感言,在中國各種社交媒體上刷屏。不僅因為這是女排時隔12年再次摘金,更因為“女排精神”這個中國人特殊的集體記憶被再次激活。就在女排奪冠之前幾個小時,中國代表團剛剛在裏約召開總結會。面對金牌與獎牌數量的大滑坡,在宣佈“基本完成任務”的同時,中國代表團坦承對嚴峻形勢和困難估計不足。26枚金牌,70枚獎牌,成為中國軍團20年來的最差戰績。
在關注中國戰績危機的同時,不少外媒也注意到,中國人對金牌的態度正在起變化。美聯社稱,1984年,許海峰為中國贏得首枚奧運金牌,曾令整個國家感動落淚。奧運金牌被視為中國終於屹立世界之林的一個標誌,能大幅提振民族自豪感。8年前,因傷退賽的跨欄運動員劉翔曾遭遇噓聲。然而現在,寧澤濤從裏約空手而歸,仍能佔據中國媒體頭條。
“金牌不是一切”,德國《法蘭克福彙報》評論説,儘管北京仍希望中國代表團獲得更多金牌,但中國的“金牌觀”已經改變。《首爾新聞》分析原因説,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中國已無需用奧運金牌證明國家的尊嚴。原本施行精英體育並進行精密管理的中國,正在將奧運視作“享受的舞臺”。
不過也有人擔心,公眾情緒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對不能取得好成績的運動員過於寬容。畢竟競技體育就是要比個輸贏,而且沒有哪個國家不在意奧運獎牌榜上的位置。
“裏約奧運會結果不盡如人意,恰好可以讓我們更多思考未來。”中國知名體育評論員汪大昭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
【環球時報赴巴西特派記者 姚莉 環球時報駐外特約記者 青木 陶短房 王偉 環球時報記者 郭孝偉 柳玉鵬 甄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