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重慶紀行:守住長江的綠

2016-08-24 12:21:2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劉志敏、黃晶):王延平,15歲跟隨父母來到重慶市萬州區,三十多年在這裡的工作和生活,讓他對這片山水有著深厚的感情。節假日他經常會把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到長江邊上走一走,而且愛好攝影的他還一定要拍上一張全家福。

  “那個就是長江,(那是)我小孩大概十來歲讀小學的時候,在三峽移民之前。這個時候你看嗎,(山上)幾乎是荒坡,現在幾乎全是綠的,我們栽的主要是香樟和欒樹。作為一個林業方面的工作人員,只要我們的生態安全、我們的樹,我們的野生動物,我們的物種……保護的好,那麼我們做這個工作感覺是非常欣慰的。我們很高興的時候,就是看到我們的青山綠水。”

  重慶市萬州區1989年啟動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工程時,森林覆蓋率還只有6%左右,可如的森林覆蓋率已超過62%。親歷這一變化的不僅有身為林業工作者王延平,還有標準的“三峽移民”張培英阿姨,“我們是2004年搬上去,2005年開始蓄水。我們是屬於淹沒區,淹到枇杷樹那裏,搬上去的時候我才四十幾。原來(江水)隔得遠,漲水最多到145(米),沒那個種的,都是荒草,現在(水位最高)漲到175(米),現在有樹林了,看起來舒服些。”

  張培英提到的145至175米水位線落差,是生活在長江沿岸的人民經常提到的“消落帶”。長江三峽庫區季節性水位漲落,在這週而复始的一升一落中,河床兩岸形成了一片空地,這就是“消落帶”。污染物會滯留在穩定性不高的土地上,形成嚴重的岸邊污染帶,特別容易引發土地侵蝕和流失。

  為了解決“消落帶”治理這一道堪稱是世界性的難題,重慶萬州區林業局在2009年開始在沿岸培育一種叫“中山杉”的植物。七年來,萬州百安壩上的208棵樹苗成活了204棵,原來的小樹苗也長成了樹林。在這片林子不遠處上班的重慶萬州居民張永衛每天下班都要來這裡轉一轉,因環境改善後這裡也成了鳥類的棲息地,他很喜歡這樣的美好景象,“你看嗎,那個地方就有兩個,看見沒有?特別是傍晚的時候,太陽到西邊的時候,太陽光射照在這個地方,然後有很多鳥類在這個地方棲息,那個(畫面)真是太美了。因為我們(三峽)庫區生態改變以後,我們長江的水質很好,很多遷徙的鳥類都飛到這裡來,原來很多長江都看不到的、沒有的鳥類,現在到我們長江都能看到。”

  長江沿岸人民感受到的這些生態環境改善,得益於國家“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撐。今年年初,“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在重慶召開,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確定了方向,“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國家氣候戰略研究與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鄒驥認為,長江是一個水生的生態系統,“大保護”本身就是發展,“長江是一個水生流域的生態系統,它的保護涉及到它沿岸流域的大量面積的農田的灌溉、土壤的品質、水土流失等等一系列綜合的生態系統,如果這個生態系統沒有了,退化了,那麼兩岸的農業、基本的水的供應,作為經濟的基礎就全都被破壞掉了。所以大保護是為了可持續的發展,不是不發展,它本身就是發展。”

  從巴山蜀水到魚米之鄉,長江這條脈動6300公里的“黃金水道”,是中國經濟的“活力所在”。201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長江經濟帶”覆蓋的9省2市中,9個省市的GDP增幅達到或超過8%,其中重慶市更以11%的增幅領跑全國。

  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是長江這枚中國硬幣的“一體兩面”。長江流域水資源豐富,礦産資源佔到全國的一半左右,生物物種多樣,自然生態環境相對較好,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寶庫;但在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長江流域也出現了生態功能總體退化的趨勢,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水質污染,城鎮空氣品質下降,環境問題突出。

  長江沿岸各地構成統一的生態整體,休戚與共。中國政府和沿岸各省市合力,探索建立全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機制,著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綠色生態走廊。2016年,環保部編制實施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重慶市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快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湖北省計劃“打造長江經濟帶脊梁”;上海市“率先劃定沿江生態保護紅線”……在生態環保專家鄒驥眼中,國家和長江沿岸各地政府轉變發展觀念,攜手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創新驅動帶、協調發展帶,為“美麗中國”共同努力,“在整個開發過程中一定要設定環境資源的紅線,因為環境資源本身,就像習主席講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它本身就是財富,你把它破壞了、過量的消耗了,本身就是在破壞財富啊,財富就是我們發展追求的東西,所以要轉變發展觀。”

  而這種綠色發展觀,今天已深深根植在了長江沿岸百姓的心中。在重慶市萬州區大周鎮,記者遇到了前不久剛從長江中下游旅遊回來的當地居民譚幫聯,他發現那裏的水還不夠清,那裏的天還不夠藍;他説作為上游的他,看到了這一切他覺得自己更有義務保護好這條母親河,“回到我們這個地方,我感覺是一個天堂,空氣品質很好,我們這個地方就是個‘天然的氧吧’,我們老百姓感覺生活很幸福。長江是母親河,我們親身的體驗,我們身在長江上游,我覺得我們每個人確實都有義務,就是大家都來保護母親河,包括整個長江沿線,對我們整個國家和子孫後代都有好處,共飲長江水。”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