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人才“闖關東” 瀋陽打造貼地氣的雙創示範基地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肖中仁):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在2016年設立了28個首批雙創示範基地。其中,遼寧瀋陽渾南區作為東北地區唯一的雙創示範基地,積極搶抓先行先試戰略機遇,在為創新創業創造良好條件的同時,也為處於寒冬的東北地區經濟注入了一絲暖意。
日前,在瀋陽錦聯新經濟産業園的創客展上,智慧門鎖、3D列印、智慧語音服務機器人等創新産品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來自星雲互動團隊的裴浩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研發的智慧門鎖APP:“相比市面上傳統的手機開門APP,是完全無感知的開門,只要手機在包裏,在兜裏就可以自動開。如果你的手機有NFC功能直接實現零電的APP的功能,手機沒有電的時候,也可以開門。”
在裴浩看來,園區實行的租金減免、定時舉辦創客展,以及搭建“孵化器+公共技術平臺+創投資金+創業輔導”的立體模式,為他們的創業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目前,正在錦聯新經濟園區孵化的企業有200多家,其中,初創項目有20多個,涵蓋了網絡通信、電子商務、生物醫藥等領域。錦聯集團産業發展中心總經理趙明介紹説,和其他的眾創空間依賴租金生存的方式不同,他們更看重的是用優質項目的時間成本,換發展空間,打造整個園區産業鏈的閉環。趙明表示:“我這個是賠錢的,即使沒錢我也會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因為這是我産業鏈其中的一環,我一年眾創空間的支出就100來萬,但是我整個産業園項目投資30個億。眾創空間裏面有好項目,我們不但做空間供應商還要做時間合夥人,我會做投資的。而且我這個時候就把我的資産實際上就已經給盤活了,因為我資産入股了。”
與東北地區人口外流相比,瀋陽是為數不多的人口凈流入城市。瀋陽市市長潘利國介紹説,瀋陽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創新氛圍不斷濃厚,正成為創新要素高度集中的創新高地:“截止到目前,瀋陽市已建成多元化投資運營的創新服務平臺70多個,孵化中的企業2000多家,從業超過萬人,僅今年新登記企業超過1.5萬戶。”
據了解,近來,瀋陽市不斷完善創新創業平臺的搭建,加強了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服務平臺等70多個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並鼓勵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向小微企業開放,為小微企業提供檢驗檢測、工藝驗證、産品研製、試驗研究等方面科技服務。
此外,最新制定的《瀋陽市科技創新券暫行管理辦法》,向小微企業發放創新券,對其購買指定的科技公共平臺和科研機構的科技服務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助支持。自去年發起組建瀋陽市眾創空間聯盟,目前首批24家眾創空間聯盟單位正式成為聯盟會員,建立了眾創空間與政府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記者在採訪中還發現,瀋陽地區的眾創空間更加青睞技術創新,而不像特大城市流行的創新模式複製。瀋陽創新孵化器負責人趙一鳴告訴記者:“我要的是真正有科技含量的企業入駐,模式創新,重要嗎?很重要,包括滴滴,滴滴出行,包括餓了麼,都是模式。但是未來引領瀋陽市,甚至引領東北振興一定是科技創新。”
經過過去兩年井噴式增長後,中國各類創投活動更加理性,投資擴張更加穩健。針對有聲音認為,當前的創業資本步入了寒冬,也給山海關外帶來了更多的涼意。對此,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他同時強調,中國仍處在創業創新的黃金時期,支撐“雙創”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雙創”仍處在“活躍期”:“前兩年創投資本呈現爆髮式增長,消化了一批市場累計的優質項目,而新的項目培育需要時間,此時投資行為出現“靜默期”是“正常的”。從國際經驗看,相對理性、適度偏緊的創投資本市場更有利於引導創業活動的科學發展。”
林念修還透露,規模超400億元人民幣的新興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將於近期正式投入運作,各地方亦在積極推進參股基金的設立工作,創投基金的正式運作對下一步創投發展非常有利。在趙一鳴看來,推進“雙創”對正處在波谷的遼寧經濟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現階段,可能在短期的到年底或者到半年,雙創工作可能在拉動遼寧經濟方面起得作用並不是特別大。但我相信,只要通過政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包括做服務的孵化器,包括資本方,在未來兩年、三年之後,整個雙創工作對遼寧經濟的拉動一定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