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對非法佔地 並非無招可治

2016-08-31 13:55:28|來源:長沙晚報|編輯:王瑞芳

圖片默認標題

漫畫/石向陽

  近日,河南鞏義市村民舉報稱,該市青龍山慈雲寺景區內的水庫旁,有人在砍伐林木後,侵佔1845.5平方米土地建成別墅和農莊。當地國土資源局兩次按照“非法佔地一平方米處罰3元”的標準處罰,仍未能阻止非法佔地行為。鞏義市國土資源局執法大隊副隊長表示,違法佔地的處罰標準太低,是違法佔用土地頻繁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也增加了執法人員的執法難度。(8月30日《京華時報》)

  的確,按照相關法律和當地法規,非法佔地情節輕微的,只能按每平方米3元的標準罰。不管它看起來有多麼不合理,在依法行政的語境下,當地國土局先後開出378元、5536元的罰單就稱不上是奇葩罰單。

  我更關心的是,在兩次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後,針對“該處建築並未拆除,反而一直在擴大建設”的情況,有關部門為什麼不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這也是法律賦予的一種手段啊。而且,從此前各地的公開報道來看,這招其實是頗為有效的。

  説到底,當地的國土部門還是有一種懶政的思想,嫌麻煩,不敢碰硬。就跟寵物貓抓老鼠一樣,只見幹嚎不見伸爪,這樣下去,耗子不可能覺得害怕,反而會把貓叫聲當作一種變相的鼓勵。你看,連管理部門也拿我沒招,何況你們這些圍觀的吃瓜群眾?

  這樣的情況,在不少領域都存在。因為違法成本低,違法者根本不把處罰放在眼裏,執法者也疲於奔命事倍功半。對此,我們自然需要完善相關法律規定,讓法律嚴起來,但在此之前,或許更應該把現有的治理手段用實用足。

  就拿治理老賴來説吧,這未必比治理非法佔地難度小,甚至一度還出現過“欠債不還,有錢也不還,起訴到法院還是不還,甚至法院上門執行還敢不還”的局面。可現在老賴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很多老賴自動現身還錢。為什麼?還不是有關方面用了吃奶的勁兒,老賴信息全國聯網、上信用黑名單限制高消費、在大螢幕上曝光老賴信息等,這些措施豈是單靠個人追討能比的!

  立法有缺陷,確實需要把問題反映上去,但這絕不能成為執法不嚴的藉口。話説回來,非法佔地建起來的建築可都不合法。那麼違法建築不給通水、通電;辦了農家樂,不給工商登記,于情于法都説得過去。這樣一系列組合拳打下來,誰還敢亂佔亂建?(庹新崗)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