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G20杭州峰會:用綠色金融開啟發展新時代

2016-08-31 22:44:02|來源:光明網|編輯:楊玉國

  作者: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 馮俏彬

  舉世矚目的G20峰會將於9月4-5號在杭州舉行。今年峰會的主題是“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在中國的倡議下,首次將“綠色金融”納入議題。

  所謂綠色金融是指在金融業務中,全面考慮項目對於環境的影響以及相應的成本、收益、風險等問題,並以此作為金融支持與否的重要依據。2015年是“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元年”。這一年4月,在中國人民銀行綠色金融研究小組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達140家,所管理的金融資産餘額佔中國全部金融資産的65%左右。成果方面,諸多研究項目如環境效益評估、環境壓力測試、自然資本估值、綠色股票指數、綠色債券評級等都取得了可喜的進展。更重要的是,值此G20峰會籌備期間,中國與英國共同成立了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形成並向大會提交了《G20綠色金融綜合報告》。正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綠色金融”才正式納入G20峰會的議程,成為9月峰會的重點討論內容之一。

  作為輪值主席國,中國首次將綠色金融作為G20峰會重點議題,一方面體現了中國積極推動經濟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方向轉型的決心,另一方面了體現了發展起來的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責任與擔當,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第一,這是中國積極、主動參與全球治理邁出的堅實一步。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已取得舉世矚目成就。2015年,我國GDP總量已超過10萬億美元,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國家之一(另一個為美國)。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對於世界經濟的影響與日俱增。一方面,世界上許多國家希望中國在世界事務中要發揮更多、更大作用;另一方面,我們自己也需要更深、更廣地融入世界。這也是我國領導人一再指出地要“提高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制度性話語權”的內涵所在。綠色金融概念首先在中國研究,並成為G20峰會的正式議題,正是這一理念的具體踐行。

  第二,這是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深化。自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七十多個國家的響應。但必須看到,要將“一帶一路”倡議具體落實下去,面臨著諸多具體的難題,其中之一就是生態與環境問題。無論是海上絲綢之路,還是陸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大多生態脆弱、自然環境不佳。它們既有發展經濟的迫切願望,也面臨著環境生態的嚴峻壓力。從歷史上看,這兩者之間確實也有矛盾的一面,我國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對此的處理並不理想,如今也深受環境問題之困。但也正因為如此,我國對這些國家的發展與環境問題兩者並重、相互平衡的願望,才感同身受,十分理解。今年中國提出綠色金融的議題,一方面是基於對自身過去失誤的沉痛總結,另一方面更是對未來規避這類問題的積極努力。據悉,綠色金融研究報告已根據各國國情特點,深入研究了如何通過金融創新、知識共享與能力建設、風險分析和國際合作等方式調動更多資源,能為推動全球綠色金融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第三,這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體現。正在我國深入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實質是如何平衡新時期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更好地發揮政府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的關鍵作用。世界經濟發展史表明,沒有市場的政府與沒有政府的市場,同樣都是災難,只有政府與市場共同發揮作用,才既能提高效率促進發展,同時又將資本的力量約束在社會可接受的範圍之內,獲得發展與保護、公平與效率之間的平衡。綠色金融正是新形勢下政府與市場合作的新形式。一方面,目前全球資本過剩,另一方面,許多發展中國家需要鉅額基礎設施建設費用,通過綠色金融的方式,將資本有序引入建設,就既能提高效率促進發展,又能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安全。當然,這需要政府做許多事,如制定政策、形成預期、正確激勵和確保執行等。

  總之,綠色金融的本質在於通過引入金融杠桿,讓社會資金更好地流入到綠色經濟領域,促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