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專家:G20峰會將為中韓經濟合作注入"新動力"

2016-09-02 09:34:0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楊寧):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將於9月4日至5日在中國杭州舉行。韓國湖西大學教授全家霖表示,G20峰會的召開,將為中韓經濟合作提供新機遇。中國主辦G20峰會,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提供交流的平臺,有助於解決世界經濟面臨的難題。

  作為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應運而生的G20峰會,現在被視為解決全球經濟問題的重要機制。韓國湖西大學教授全家霖表示,在世界經濟低迷、以及未來經濟不確定性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G20峰會上各國通過交流才能找到突破口:“(G20峰會)有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潛力比較大的新興工業國參加,通過這20個國家來(探討)世界經濟面臨的困擾和問題,可以找到一個突破口。另外,世界經濟處於‘新常態’,在這樣的背景下,解決世界經濟問題需要創新機制。希望通過這次峰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緊密合作,在頻繁的交流當中找到創新的機會。”

  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自去年底生效以來,兩國間經濟合作關係也全面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現在,中韓兩國同樣步入了經濟結構亟需轉型升級的時代,韓國進入了增長瓶頸期,而中國又進入了經濟轉型期。全家霖表示,G20會議作為一個全球治理機構,為中韓經濟合作提供了機遇:“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韓國是與他國簽訂自貿協定最多的國家,所以(FTA)不僅在(雙方)經濟領域方面,對世界經濟的範圍方面,也有一定的意義。此外,兩國的經濟內容也是非常重要的,中韓都屬於出口導向型經濟體,而且正處於轉型當中。那麼如何進行轉型,需要從創新經濟中尋找,比如IT産業和信息産業的結合,新的金融經濟、新的科技經濟的結合。這種結合對韓國至關重要,對世界經濟也是非常重要的。”

  全家霖表示,中韓兩國在2013年分別提出了“一帶一路”戰略和“歐亞倡議”,雙方可以進行戰略對接,力爭共同進入第三國市場的國際産業合作領域,發揮合作優勢:“(中韓)過去的經濟發展戰略和經濟發展政策都和自身發展相關,但是‘一帶一路’戰略和‘歐亞倡議’是跨域國家之間的合作,通過國與國、以及區域間的合作找到新的發展機會。中韓兩國擁有豐富的資源,比如在資金上、在幫助發展中國家或落後國家上,都有豐富的經驗, 雙方經驗的對接交流中,可以找到新的出口。無論經濟體制和意識形態,以及區域發展程度多麼不同,都是以合作共榮為前提,是一種非常寬容的合作方式,這就是一種新的機遇。”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之後,各國都不約而同把經濟復蘇的希望聚焦在創新上,全家霖表示,G20峰會的主題“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著力點在於“創新”:“世界經濟的問題主要在於發達國家的問題。比如英國脫歐問題、日本量化寬鬆貨幣問題以及美國加息,都會對世界經濟帶來影響,現在找到的唯一的辦法就是,需要發展中國家的動力來解決,這個動力用過去的方法無法進行推動,所以這次峰會提出了主題是創新、活力、聯動、包容,囊括了科技、經貿、金融各個方面,這些問題聯合在一起(解決),過去這些問題都是分散的。”

  全家霖表示,此次在中國召開G20峰會,這個平臺最大的意義是,中國提供一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溝通的平臺:“中國經濟處於世界經濟火車頭的作用,中國有可以帶動世界經濟發展的能力,同時中國也有這樣的意願。另外,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對於其他發展中經濟體所需的目標以及合作,需要通過中國來發出聲音。此外,中國也有能力通過這個平臺,作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溝通的橋梁。”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