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苗繡項目讓十八洞村民農閒也能掙錢(圖)

2016-09-02 09:35:3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瑞芳

圖片默認標題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易成晨):“以前農閒時就沒事做,現在做苗繡以後用空余時間每月都能拿到1500元,”石順蓮在向記者介紹時滿臉喜悅。石順蓮是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苗繡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近兩年來,精準扶貧在村裏如火如荼的展開,她見證了村裏實實在在的巨大變化。

  十八洞村地處偏遠的湘西山區,全村共有225戶939人,人均耕地僅0.83畝,是一個典型的貧困苗族聚居村。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該村訪貧問苦,就加快民族地區發展和扶貧開發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重要指示。結合村裏苗族人口占比大,苗繡作為傳統工藝具備開發潛力的實際,村裏突出精準發展致富産業,因地制宜地發展了苗繡加工等支柱産業。

圖片默認標題

  苗繡加工項目由花垣縣民宗文旅局、州縣婦聯、民委等部門配合推進,整體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十八洞村裏的苗繡專業合作社于2014年成立,截至目前,全村301名留守婦女裏受過培訓的已有176人,55人已經入社。

  作為項目裏最首要也最關鍵的一環,繡娘培訓的場地和費用都由政府承擔,培訓期間每人每天還會發放50元的誤工費,培訓合格才能“上崗”,這讓村民和企業都很放心。

  值得説明的是,繡娘並非全職,據石順蓮介紹,她們平時主要還是從事生産,繡錦只是在諸如下雨天等不做工的空閒時間做,場地也沒有限制,在自家即可。

圖片默認標題

  合作社與企業對接,從企業接來訂單後將任務派發給繡娘,多勞多得。現在社內繡娘平均都能每月收入1500元左右。而在2013年時,十八洞村的人均純收入也才僅僅1668元。

  80後宋傑慧是土生土長的花垣人,曾在廣州打拼12年並已安家落戶的她,現在回到故鄉成為了縣裏一家苗繡加工企業的負責人。她的公司與十八洞村苗繡專業合作社已經對接一年多,公司負責産品的研發設計,再把訂單交給石順蓮的合作社。

  “目前國內各地的苗繡都差不多,但是湘西苗繡卻很有特色,我回來也是看到了這一塊的空白,覺得以後很有前景。而且縣裏也很支持,繡娘培訓的費用課程都由婦聯、民委負責,把人才送給我們,這讓我們企業很減負,”宋傑慧告訴記者。

  做産品也要符合市場需求才能良性發展下去,為此宋傑慧的企業選擇了做改良苗繡這條路。“我們的産品現在都賣得不錯,種類包括抱枕、電腦包、ipad包、圍巾等等。既要符合現代審美,又保留苗族原生態特點,這樣讓更多的比如北上廣的客戶,一些潮的年輕人能接受。”

  事實證明這一策略是成功的,過去一年公司的訂單達到了30萬,都由十八洞村的合作社完成,很多外地客戶找上門來買。

圖片默認標題

  政府出錢出力培訓繡娘,組織成立合作社,把手藝優秀的人才推介給企業,這樣的做法極大的推動了苗繡産業的發展,村民參與積極性也非常高,今年參加培訓的繡娘達到約3000人,全縣目前已經有了8個示範基地。

  從過去既窮又閒,到現在會做有錢,十八洞村讓村民掌握了一技之長,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在認真踐行精準扶貧理念上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